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合一的理论真的是看透所有的教学。一种一会教书的,第二种是教学生的,陶行知先生的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教学生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不同的教师会教出不同的学生,第一种教师教出许多书呆子,第二种老师做得太辛苦,孩子学得太被动,收效甚微。陶行知先生认可的是第三种老师,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后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到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之所以提倡教学合一,陶行知先生有三个理由:一、要想学生自得自动,必先有教学生学的先生。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怎样学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必须和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要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必须要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否则年年照样画葫芦,十分枯燥,所以要想得教育英才的快乐,似乎要把教学合二为一。联系我们现在的教育,第一次教改前的教学模式是教书阶段,第二次教改便是叫学生,现在我们主要努力实现的是教学生学,让孩子们学会自己去探索去解决疑问,学是为了更好地学,教为了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