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青春期相信大多数家长都有点“谈虎变色”的感觉,在大家眼中青春期的显著特点就是叛逆、难以沟通、暴躁情绪化、甚至是早恋、不可理喻。我们大家恰恰都忽略了在孩子们眼中的青春期代表着热情、奔放、勇敢、活力与创新。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情绪化真的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内部引发快乐的神经激素(多巴胺)会降到最低,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弱,容易不快乐,情绪低落。这是身体上生理上的原因并非是孩子愿意为之,所以我们一定要体谅孩子。就是我们大人也会有更年期,在更年期期间也是特别易怒、暴躁,相信大多数人都会为自己开解,都会归为更年期在作祟。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都会特别理解,若是发生在孩子身上,则会觉得无足轻重,这是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自私呢?其实换个角度看待一切,那么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摆脱父母的束缚,需要同伴认同,有强烈的价值感,渴望自己独立的空间。
作为父母,我们总会习惯性的运用缺陷思维去对待孩子,就是99%的对抵不过1%的错,我们往往都是放大了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优点,就容易让孩子缺少自信,觉得自己不被爱,不被肯定,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变得自暴自弃。这个时期,孩子身体的成长大于理性的发展,孩子一切的行为都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想得到父母的肯定,叛逆只是向父母发出的信号而已,是一场与父母的权利之争,在这个时期孩子会忽略掉事情本身的对错,他们关注的点就是要赢过父母。我们跟孩子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跟自我关系的投射,所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在跟自己较劲而已。
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呢?其实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就好了。由原来的缺陷思维转变为优势思维,多发现孩子的可取之处,学会与孩子沟通,用心倾听解码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跟孩子搞好关系,只要关系好了,那么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
有很多时候我们作为家长是不肯也不敢直视自己内心的丑陋,因为那就意味着我们要揭开自己的伤疤,给自己带来剧痛,但是只有直面自己的丑陋,接受剧痛才会真正做到改变。不受脱胎换骨之苦怎能承受起破茧成蝶的美?
愿我们都能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越学习,越反思,越反思越成长,越成长越改变,越改变就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