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0221026 第七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实操课内容及感受
向阳花

晚上听吴校长讲,家庭教育指导师实战课程,因为每一期课程都会有回放,我想这一期也不例外,所以我就有点那种不怎么着急的那种感觉。当组长,给我们发来微信说不能看回放,我立马打起精神,拿出我200%的精神头去看直播。

一开始发生了一点小故障,武校让我们用另一种方式看视频。从这点事情上,我学到的是出现了问题不可怕,我们要准备两个到三个的解决途径。当出现问题时,我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它的办法才是重要的。

视频里的董老师讲到了青春期,如何帮助孩子度过青春期,当看到青春期这个三个字时,我的脑海里蹦出来的画面是叛逆,难以沟通,暴躁,情绪化,不可理喻,早恋没有学习动力,甚至还有自杀自残网瘾等。大多数的家长和我一样说到青春期瞬间脑袋就要爆炸。父母的焦虑,表现出来的都是大家的情绪化,但是如何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度过青春期呢,就要看看自己是否是用情绪化来解决问题的。其实同样是青春期,如果我们跟孩子们说,那孩子们回答的一定是热情,奔放,活力,创新,勇敢。同一个事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转换了思维方式我们就看到对于青春期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角度变了,世界就变了,我们要静下心来正向的看待孩子。其实青春期也有必然的规律和生理特点。心理分析需要同伴认同,而强烈的价值感,渴望摆脱父母束缚,是渴望自己独立空间。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要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还要懂得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其实青春期的孩子负责任时认知决策的额叶功能不太完全,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较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12岁进入青春期,大脑发育最快的第二阶段,25岁左右方能成熟。其实也有一部分孩子,到了30岁才能够成熟。家长应该怎样做呢?1要和孩子建立规则,规则是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是法宝,方法开家庭会议。)2动力是从关注孩子需求出发。(发挥杠杆作用,移动支点撬动孩子。)3沟通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学会倾听,了解孩子的真实意思。要解码孩子。)

武校让每一个组长根据学习文件找到触动自己的点。我当时想到的是,当听到青春期的时候,大脑里全部都是负面词语,全部都是脱离自己控制的或是自己改变不了的画面。而忽略了青春期积极正向的另一面。啊,因为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大都是缺陷性思维。也就是说总喜欢纠正孩子的错误。总是在潜意识里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精致而豪华的一个产品。认为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哪个地方不对或者不够好,就立马去找出并且及时的替换,从而达到这个物品越来越精致。其实我们忘了,孩子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有当阳光充足时,这颗种子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因为我们教与不教孩子他都会长大。但是要让他成为栋梁之材,他就需要家长的引导以及家长的爱。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是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才体现出家长的重要性,而是孩子做得不好不理想的时候,家长怎样去做?怎样去引导孩子,这才体现出一个家长的优秀。青春期我们不能再和孩子去比力气,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已经在身高体能上和父母一样,甚至超越了父母,这一时期如果我们还像孩子小的时候用蛮力那么这个时候的孩子肯定更加不服气我们,所以这个时候的我们反而要静下心来,和孩子将心比心,要用我们的智慧去化解。当说到这里的时候,不得不提到亲子关系,让我们谨记武校的四大铁律之一:关系重于教育。

青春期也好,更年期也罢,都是自己在和自己较劲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三个我,1本我2自我3超我,如果这三个我不统一,那么我们就容易出现问题。本我和超我的统一就是当下的自我,它的内部是稳定的和谐的。所以说,最关键的是恢复关系当关系好了。家长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他首先能听进去。然后他能否定掉在那个时候的不正确的那个我。

孩子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工作是最好的修行场地。严格执行武校的四大铁律,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根基。

最后知(知道观念)道(做更优秀的自己的道路)才是真正的知道。

家庭教育指导师实操课课后感,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今年15岁,老二5周岁。按年龄段说的话,老大应该是处于青春期阶段,老二呢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慢慢的也想脱离或是摆脱大人的约束。因为疫情的原因,小区封闭隔离,所以我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在家里陪伴孩子们。老二现在有自己的想法,当我在要求他做事情是他现在已经可以跟我说,他不想。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要实施某一个活动时,他会说,妈妈你去休息吧,你到卧室的床上去吧,我自己在这就行。其实我想这也是所谓的青春期的前奏,这个时期的孩子他有独立的想法,以及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所以说他这样说的时候,我也确实会稍微的消失一会儿。因为对着老二和对待老大的态度以及方法完全不一样,所以老大和老二的性格也完全不一样,老二是比较自信比较活泼,当他对一个事物有新的想法时,他会用实际行动去研究它。因为我们对他的更多的是包容,所以他学东西也特别的快。看了今天吴校发的那个视频,我想可能我们对老二的教育多属于优势恩维吧。

感谢自己学习了家庭教育,我觉得80后的家长更应该学习家庭教育,为什么呢?我个人觉得80后生活的这个时代太特殊,面对高科技面对互联网大都很陌生,80后的父母也就是60后70后,他们对于互联网高科技,完全不知道,而80后我自己呢,也在摸索学习过程中,但是90后00后的孩子他们他们基本上都知道都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上本身我们所持的观点就不一样。80后那一代基本上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所有的努力只为考到一个高分,考一个好成绩,一所好的大学。武校长也跟我们讲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不像原来一样。现在是好的大学不一定有好的工作,好的工作也不一定都是好大学,但是我们80后。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争取通过分数改变自己命运。所以说时代变了,80后的观念也要改变。思维方式变了,行为方式就变了,行为方式变了,结果就变了。当我们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青春期的孩子。我们真的会发现青春期是一个多么美好的阶段。他们真的有这勇敢奔放热情。可以说青春期就是活力的代名词,青春期的每一个孩子都生龙活虎。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鲜活的个体,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尊重每一个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原来我也是特别注重孩子的分数。孩子的爸爸高考超出了60分,因为我公公生病去世,所以孩子的爸爸只上了高一。我差10分没有考上高中。那个时候农村家庭出生的我知识面非常的狭窄,认为上不了高中,就没有别的学校可以上了,其实那个时候是可以上职高的,只是我不知道而已。所以好的学习成绩、上高中上大学,成了我心中的一根刺,随时刺痛着我的心脏。当老大上小学,我对他的学习成绩特别的关注,对他学习成绩的关注高过了所有。我好像是越关注他反而学习成绩也越不尽人意。我们家的周围同龄的孩子有8个全部都是小女生,只有我们家是小男生,可是呢从学习成绩上来说,我们家是倒数第一。那个时候我觉得孩子的成绩让我一度没有面子,在出门遇到其他的孩子家长,因为都住的很近,让我觉得我比别人矮一截,想想自己真的也很可笑,那个时候自己像疯了一样,给孩子补成绩,教孩子如何去学习。种什么因收什么果,其实现在学了家庭教育才懂得,孩子现在的不自信以及对学业学习的厌烦,都是我在那个时候种下的种子。孩子在小的时候真的是不敢怒更不敢言,但是他们都记在心里,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的身体已经发育到了大人的模样。这个时候的孩子已经是有和大人对抗的能力,便会爆发出来。所以说前期给孩子多大的压力,现在孩子就会加倍的还给你,我想这也就是所谓的导致青春期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我们家老大在前期受到我的如此摧残以后,在后期却没有青春期的诸多行为呢?

因为我在孩子上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和孩子和解了。那个时候孩子还是有小情绪的。我试着去理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当孩子有小情绪的时候,我试着去理解他。尤其是今年学习家庭教育以后,我尽量的和孩子处于同一频道,和孩子产生共情,每当我们讨论完一件事情以后,我会问孩子你觉得妈妈这样跟你说话你的感觉会如何?你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或者不高兴的地方?那你能不能给妈妈的话做一个总结?所以这样当我们说到不同的观点会是发生争制时我们也能够更好的去解决。这就是尽量的和孩子一条战线,这也是和孩子共情的一种方法吧。我原来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去每天上学,没有什么辛苦不辛苦,所有的一样大的孩子不都是背着书包到学校去听课吗?现在老大已经上九年级了,他的课程和学业也非常的累,我知道,孩子在学校里也非常的辛苦,他回到家以后,我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儿子你在学校里学习了一天妈妈知道你也很辛苦,你很努力。就算在家上网课的这几天,我也每天会给孩子一个拥抱。我要让孩子知道,即便天塌下来父母也是你坚强的后盾。再就是要全盘的接受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其实大宝已经比我那个时候优秀了很多,外在这么多诱惑,有那么多听不懂的课,那么多不会做的题,仍然坚持学习我想如果是我也不一定能够做的到。多发现孩子的优点,找到孩子的闪光点,即便是满天的星星,满天的缺点,但是只要太阳出来了,所有的星星都看不见了。只要找到孩子一个优点,无限的放大,放大放大,那么它就能够以上这个优点来养活他自己。

通过这一段时间来的学习,我也不再像原先那么焦虑。之所以焦虑是对外在把控不住,所以我把关注点放到了自己身上,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能够跟得上孩子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不能因为我的高度限制了孩子的成长。我坚信,我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比我优秀。

再一次感恩遇见武校,坚持执行武校的四大铁律。只要关系到了位,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利用好父母规这把戒尺。

最后还是牢记并实践: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69727
推荐日记
《你的山⛰️》
《303》
《关于章鱼🐙和🦑的那些事儿》
《2022.10.23 秋天的树叶 271》
《亲子日记第387篇 2022.10.26 星期三 阴》
《好久没写日记了》
《好心办坏事的背后——武校——感悟》
《随手写》
《如何让孩子改错题》
《幼儿园的一天口述》
《狼来了》
《自律》
《第274篇2022年10月26号天气阴星期三》
《253///254》
《亲子日记1070 家庭美食》
《2022年10月26日星期三天气晴》
《送给姐姐的礼物》
《包水饺》
《 2022.8.18 星期四 晴(173)》
《亲子日记第56篇(孩子口述)》
《2022.10.24 星期一 天气晴 239》
《儿子成为足球队队员》
《练习写数字》
《美好的一天从手忙脚乱开始 50》
《日记》
《我和妹妹的一天》
《诸冯学校 8.4 吴亚男》
《2022.10.26 星期三 阴》
《第134篇》
《思维方式的改变,结果就会不一样》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