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所言:“任何人都会生气,这没什么难的,但要能适时适所,以适当的方式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生气,可就难上加难。”情绪管理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要成为情绪的主人,必先觉察自我的情绪。
家长有情绪,孩子也有情绪,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学会制怒。脾气上来了不可怕,毕竟是正常的反应,关键是要迅速控制住,并且努力压下去,不让它暴发出来。这样持之以恒,慢慢你就会成为一个理性的人,遇事就不会轻易发脾气了。其次,不要迁怒。孩子犯错误会惹怒家长。那么,做为家长,即使没有克制住情绪,发了脾气,也应该就事论事,只可批评孩子这次的错误,不要搞所谓算总帐,更切不可在盛怒之下,把怒气撒向其它家人,造成不必要的次生灾害。这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迁怒带来危害的例子比比皆是,这里就不再例举。再者,加强学习。多读书,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还能让人变得平和,内敛,沉静,稳重。试想,这样一个人,怎么可能遇到事情点火就着呢?读书其实是提高涵养、控制情绪的最佳方法。
对于孩子传递给我们的各种情绪,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学会帮助孩子合理排解。
首先,及时接收到孩子的情绪。不管是开心快乐,还是难过愤怒,关注孩子表情和行为上的变化。当孩子回到家哼着小曲,那他一定有好事,“今天有什么高兴事儿啊,跟妈妈分享分享呗”,高兴的事儿,多数时候,你问了,孩子是愿意说的;另一种情况是孩子回家后耷拉着脑袋,打招呼他也没理,直接进自己屋了,这时我们可以问问孩子,“我看你情绪不高,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想跟妈妈说说吗?”第二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了解事件。如果问过孩子不愿意说,我们就告诉孩子:“你可以自己先安静一会儿,什么时候想说,妈妈随时在这里”,或者有的孩子没有直接拒绝,那就是他不知道怎么说,不知道从哪说起,我们就要耐心的引导孩子,从您认为可能的事儿上,给孩子选择题,采用疑问句,“是因为同学还是老师呢?”“哦,老师这样说你,你感觉很难过,对吗”等等。第三步,允许孩子的各种情绪,不评价,不压制。当孩子讲他开心的事儿,我们站在他的角度为他高兴,如果是他取得的成就,我们要为他鼓掌,为他加油打气,鼓励他下次会做更好;如果是生气、难过的事儿,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情绪,“嗯,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这是正常的感受,你可以在这种情绪里呆一会儿,如果难受也可以哭出来,妈妈相信你很快能调整好自己,”,再给孩子一些肢体的鼓励,摸头、拍肩膀等。第四步,陪孩子一起释放他的情绪。可以陪他大声唱歌,吼出愤怒、忧伤等负面情绪或者一起体育锻炼,提升脑啡肽水平,也就是提升心情,也可以布置一面“心情墙”,和孩子一起把自己的情绪写/画出来。总之,一定要为帮助孩子为情绪寻找一个出口。最后,分析原因,给予指导。很多情绪问题的出现是自己对事物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处理方式导致的,我们要跟孩子一起分析情绪出现的主要原因,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跟孩子一起制定适合事情的处理方式,鼓励孩子勇敢尝试。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情绪,要想帮助孩子,我们最应该从自身做起,正面看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用你的阳光乐观影响孩子,引导他更多的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相信每一个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向着阳光飞翔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