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9)——教、学、行合一
于丽丽

我们的身份是“教师”,我们从事的工作叫“教学”,工作场所在“教室”,使用的工具有“教科书”和“教参”,授课方法称为“教法”,工作年限是我们的“教龄”……

再来看一组跟我们的工作对象息息相关的词语:他们的身份是“学生”,所从事的活动叫“学习”,活动场所在“学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的是老师指定家长付款买来的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活动方法称为“学法”,处于适合上学年龄的儿童则叫“学龄儿童”……

如果语文也可以提取公因式的话,我们可以从第一段中提出一个“教”字,从第二段中取出一个“学”字,二字合成一词,便是——教学。

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学场景是这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努力想把自己所准备好的东西全都“教”给学生。

学生呢,一律按照老师的要求,采取同一个姿势,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表面上聚精会神,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他们不喜欢,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们又不得不被迫地进行学习。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怪?

对,就是有点怪。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只有“教”和“学”这两个字,而且这“教”和“学”还是各自独立的两个事物。我们的教育弄丢了一个字,那就是“做”。

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育便是教、学、做三者合一的教育。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71853
推荐日记
《女儿的方法》
《韩宇乐妈妈的亲子日记💕》
《(279篇)父母规》
《当生日遇上感冒,记录这平常又紧张的一天》
《第302篇新的日记父母规打卡第154天》
《亲子共读》
《亲子日记第277天》
《2022.10.27 亲子日记 随手记 第127篇 天气晴 星期四》
《学习有点难》
《开心的一天》
《亲子日记第264篇》
《简单的快乐》
《坏习惯,甩掉它》
《10月27日 星期四 晴 心情很好》
《换一种方式说话(第六课)》
《第59篇记,10月27,星期四。晴》
《亲子日记1082天》
《9.小惊喜》
《 随记》
《“烦人”的妈妈》
《 感恩遇见 253》
《家校沟通的艺术》
《亲子日记第202篇《幼儿园里快乐多》》
《亲子日记第191篇 聊天》
《读《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9)——教、学、行合一》
《亲子日记 第69篇 生气原因》
《亲子日记第267篇》
《亲子日记三岁啦》
《随手记》
《时间都去哪了》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