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但是,现在家长要么无暇教育孩子,要么只关心孩子成绩的好坏,不在乎孩子在校状态,忽视对孩子长期心理上的教育和关注,这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利的。作为班主任,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做好家校和谐发展的桥梁。
但要实现家校平等沟通,就要努力做到让家长信服、信任、信赖、用过硬的专业素养,让家长信服;对孩子精准了解,让家长信任;急家长之所急,让家长信赖。沟通过程中,更要警惕踢猫效应,提高情绪识别能力。对待强势的家长,有理有据不畏惧;对待有权势的家长,不卑不亢不谄媚;对待淳朴的家长,谦卑有礼不傲慢……不同的家长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但初心一定要是“为了孩子成长”。唯有问心无愧,才能保住作为教师的尊严,才有沟通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