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苏老师这一条建议让我思考孩子们对知识的获得感与个人自尊的关系。
这些年自己的教学中虽然经常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但是大部分我都是漂浮在表面的。我只是针对于某个孩子的回答或者一个阶段的表现进行表扬,从而潜意识中深化他们对这样行为的认可从而约束自己慢慢地养成好的习惯,认可自己努力上进的行为。
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从内到外把这种自豪感和知识联系起来的,只是让他们的行为受到认可从而去要求自己,这一点上相对于苏老师提出来的让孩子们从取得的进步和学到的知识中体验到自豪感有很大的差距。
苏老师建议使知识、智力的丰富性成为学生个性的自我表现。我们要求学生对集体的智力生活做出自己的贡献,学生应当感到自己的知识、思想、技能是一种荣誉和尊严。这是我们大部分老师没有做到的,让知识的获得和输出成为孩子的尊严和荣誉,说来简单,但是真正实施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对我们老师的要求太高了。
这几年我也在思考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每一次我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一般都会提前给孩子们安排好班级任务,就是每一个人在我们班里都有自己每天的工作,包括各种管理员、班干部、小组长等,我想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的,在班里的工作让他们感受到被需求感。这一点上也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和人生价值感而设计的。
对于苏老师提出的系统性持续性地对孩子们进行知识和自尊相结合的教育来,我也看到了教育的光辉之处。特别是苏老师在说到一年级的时候给孩子们一本图画集让孩子们在春秋季节的时候描绘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景色,然后用一句语言描绘出来并且永久留存,然后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每一年级都自己的教育活动,这种持续性的教育活动到了中高年级的时候会转变成一种输出,让这些高年级的孩子们去给低年级的孩子们当辅导员,然后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这种知识输出的荣誉感和自尊感。这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对孩子的终身影响,一位有眼光有格局的老师带领一个班级一直走下去真的可以影响孩子的一辈子。
这样的尊严和知识相结合的教育应该是系统性的,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从一年级开始就要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和自豪感自尊心相结合,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从内到外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带给他们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班级里面一些学困生对学习冷漠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知识没有和自尊心链接起来,甚至是因为学习不好他们经受了各种冷嘲热讽最终心如死灰导致的,这些都是我们老师需要去探究解决的问题。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获得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并且能够潜移默化般把孩子获得知识转化为他们的自豪感,让他们真正主动地热爱获得知识并且输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