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看的武校直播课中,武校提到了孝的三个层次:小孝、中孝和大孝。谈到孝顺,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我的父母,而是我的姥爷,我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的母亲十分瘦弱、身体不好,我从小几乎都是跟着姥姥姥爷长大的,我妈妈在她三姐弟中排行老大,所以姥姥姥爷特别的疼爱我。只不过我的姥爷去世比较早,没来得及等到我孝顺他,他就去世了。下面是我2017年写的一篇追忆老爷的小文章,今天再发出来:
忆姥爷二三事
五月的雨,淅淅沥沥的下着,风依旧很冷,凉飕飕的。我正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剧,突然接到了爸爸打来的电话,让我明天早上开车把妈妈送到姥姥家去,姥爷的祭日到了。我一直想为姥爷写点什么,因为他生前最疼爱的就是我。可是一晃十三年了,我竟然一个字也没有留下。
姥爷原来是上海邮电局的电报兵,他是一个既勤劳又搞笑的人,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我妈妈身体不好,所以我从小几乎就是在姥姥家长大的。那时候大舅刚结婚,姥爷忙前忙后的给他盖了新房,这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小舅舅正在上学,虽然姥爷每个月都有津贴,但要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比较吃力。姥爷很勤快,春种秋收,一年忙到头。冬天没有农活了,他也闲不住,他有一身修剪果树的本事,有很多人请他去修剪果树,能挣回不少收入。没有果树可以修剪的时候他就倒卖树苗,下午走村串户收购树苗,第二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到北边的乡镇上把收来的树苗卖掉,有时候下午才能回来。早晨姥姥要为他准备早饭,我也是早早的就醒了,不过我赖在床上不肯起来。姥姥做好饭再睡一会,姥爷则一边吃饭,一边逗我笑,吃过饭走的时候,还要跟我闹一会,最后怪声怪气的和我说“拉灯灯”,我一边大笑,一边把电灯关上,现在想来,这是我们俩最高兴的时刻。
姥爷的爱一直伴随着我长大。我上高中时要住校,每次回家都要乘坐17路车,姥爷总是让我直接坐车去他家,嘱咐姥姥给我做几顿好吃的,临走时总是塞给我几十块钱,还叮嘱我不要告诉爸妈,让我在学校里一定要吃饱,不要饿肚子。那时候总嫌他唠叨,可是现在,我多么想再听他对我唠叨几句啊。
临近高考时,我得了阑尾炎,这可急坏了姥爷,为了不耽误高考,他每天早晨坐车到学校,接我去医院打针,打完针再把我送回学校,一连打了三天,病总算是好了,也没有耽误高考。高考完以后有一个唐王的同学骑摩托来找我,姥姥没在家,趁着我们俩玩的时候,姥爷到几里外的村子买来了猪头肉、啤酒和烧饼,款待我的同学,他自己没舍得吃,借口出门有事就走了,直到觉着我们差不多吃完饭才回来。
后来我顺利的考上了大学,姥爷常常对我说:“好好学习,将来上了班,过年的时候,给我买半斤茶叶喝就行了。”我总是笑着对他说“别说半斤茶叶,十斤也行啊。”说完我俩都哈哈大笑起来,可没想到这却成了我永远也不能完成的任务。
我上大二那年,姥爷查出了喷门癌晚期,手术之后癌细胞转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丧事结束后,我呆呆的跪在姥爷的坟前久久不愿离去,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恨老天无眼,我还没有来得及为姥爷做点什么,他却已经与我阴阳两隔。
十三年来,我常常想起姥爷,常常会梦到他,仿佛他就在我眼前,从来不曾离去。我总是一有时间就回姥姥家,看看姥姥,买点东西,留下一些钱,借以弥补我对姥爷的愧疚之情。
燃三柱清香,我用无尽的思念,遥祝天国里的姥爷幸福、安康!
以上是我追忆姥爷写的文章。现在我即将四十岁了,姥姥和唯一的姑姑也在前几年相继去世,我总觉得,回报他们的疼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业,可是我却永远也完不成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再把那些”等我有时间“、”等过几天“、”等我不忙了“当作给自己心里安慰的借口了,不要再等,就是现在,去看一看那些疼爱我们的老人吧,只有这样,才不会给自己留下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