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妈妈和牛杙昕小朋友阅读《端午节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是也是一位思想家和政治家。那时是战乱频发的年代,形成七国争霸的局面,面对当时的局面,屈原向楚王提出对外连齐抗秦、对内励志革新的奏议,帮助楚国完成统一大业,因此获得楚王的信任。因为有有些人的嫉妒,陷害屈原谋反作乱,挑拨他和楚王的关系,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废弃了屈原的正确主张,最后死在秦国,楚怀王的儿子继位后更加昏庸,楚国最后衰败。屈原被流放到汩罗江边,看着祖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他忧思万端,写下叙情诗《离骚》。他对楚国的前途感到绝望,在这一年阴历五月初五跳进汩罗江中。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出后,楚国男女老少,纷纷划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妇人们担心大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在竹叶里蒸熟投进江里喂食,免得它们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以后,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家家户户吃粽子,划龙舟,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