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杨老师介绍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给孩子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个小测试。先展示一个梯子,就是一个简单的梯子,上面有一杠、两杠,空了一杠,然后再是三杠、四杠,或者直接是五杠、六杠,中间缺了第四杠。然后我就问他这个梯子缺什么,他看不出来。然后再给他看一个头像,一个女孩的头像没鼻子,他也不知道,愣没看出来,一个男孩没眉毛,他看不出来。比方说剪刀没有中间的螺丝钉,那可能他还是小孩,容易看不到,但这梯子太简单了,一杠、两杠,没第三杠。
有的孩子看不见,因为他眼睛跳过去了,眼睛是抖动的。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从那时候开始注意力不集中?因为上网课,上网课需要盯着屏幕。即使再好的平板电脑,它也是会频闪的。宝宝又在偷偷玩手机。然后没有户外运动,又居家学习,又没有体育课了,也没有和大自然的接触了,宝宝的视觉振动现象就加重了。视觉振动现象就是指眼球轻微地振动。这个现象在刚出生的婴儿身上表现得很明显。你抱着婴儿的时候,婴儿总是东张西望,你很难让婴儿跟你对视着看,婴儿总是这样扒着你,往两边这样看。你抱着婴儿的时候,他永远在扭头,你总是要找他的正脸。而且你在他前面,他常常是跟小动物似的这样看,往两边看,他不往前看。所以我们在孩子0~6岁,上学之前要不断地训练。比方说,在他前面放个苹果,我们都要放在他正前面。如果你不是这样做,比方你抱着宝宝看电视,宝宝容易斜视。有个保姆阿姨,她自己爱看电视,她抱着宝宝看,那她正面看电视,宝宝就是一直斜着看,然后就去治斜视去了。或者我们在把宝宝放到床上的时候,注意房间里的灯光,因为你们家肯定是顶上有一个灯,不是说四周都是灯,如果你老放一个方向,他就朝一个方向看。所以你得这两天放这头,那两天放那头。到上课的时候,上学的时候,宝宝这个视觉振动现象应该就消除了,就是七岁以后,大部分宝宝就已经没有视觉振动现象,能够盯住老师、盯住字,能够写作业。但是,我们现在有了电子产品,宝宝这个视觉振动时间就延长了,有了网课就加重了。
但是现在网课变成一个常态,好多孩子就是在上网课,那有什么办法能够去帮助孩子把注意力调回来?
这个办法就是爬山。我们在看大自然的物体的时候,会发现大自然的物体都是连续的,比方说蚂蚁搬家是连续的,你就一直在看它走,小蝴蝶虽然这么抖抖地飞,它也是连续的。可是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就突然切换下一个镜头了,镜头就转换了,比如正在看蚂蚁搬家,切镜头蚂蚁到窝了,吃东西了。为什么我们说现在的人有“碎片化思维”“跳跃思维”,是因为我们的视线、思维都碎片加跳跃了,所以我们得回到原始的状态。然后让宝宝训练他的视觉。这叫视感觉,视力和视觉是有区别的,视力是生理学研究的,视力障碍是医学研究的,视感觉、视觉是心理学研究的。所以为了进行视觉的训练,我们要带宝宝去大自然,去爬山,去观察蜥蜴、蚂蚁,然后我们要爬到那个目的地,我们跟小朋友交流、交往、协作等,在这些过程中,回到我们原始的那个本能,我们就用爬山来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