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日,星期二,晴农历十月初八
吃完晚饭,给孩子们检查完作业,都收拾完,突然想起前些日子买了几本书一直都没看,于是找出来让尹智勋先挑一本。一开始他不太想看,我跟满满一人一本先看了起来,他自己无聊没有跟他说话的了,也就浏览了起来,我知道他每次开始都说不想看,只要浏览起来,书中的内容就会吸引他继续看下去。
我选的《黄羊角》,作者是许廷旺以蒙古少年巴杰的成长经历为线索的故事,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更为温暖与可贵。看到差不多快九点,孩子们洗漱上床尹智勋问我:“为什么每次不管是他喜欢的,还是满满喜欢的书,都要买下来,而不是去书店借来看呢?”
其实我感觉,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的思想精华所在,他们把自己内心的全部交付于读者。每一本书都像一面镜子,我们读过之后总能从中找到前人的智慧与经验,从中吸取精华,让思想得到释放。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生命,当我们读过的时候,就注入了感情,读完后就要好好保存起来。满满则问我,看过的书都能记得里边的内容吗?我说都不记得了,她说读了都忘了,那读了干什么?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就讲给他俩听了: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读了很多书,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里呢?评论区,无数人苦恼于读书遗忘,想要追寻答案。其实,读书的意义就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里。
想起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一对爷孙在河边聊天。孙子问:爷爷,你每天读书,记住多少呢?反正都要忘记,为什么还看?爷爷慈爱地说:把装煤的竹篮拿来,去河里打点水。
很明显,竹篮无法装水,即使反复多次,孙子也没能打来水。爷爷笑着说:孩子你看看,这还是之前的竹篮吗?
孙子愣住,之前满是煤渣的竹篮,因为多次受到清水的清洗,已焕然一新。爷爷这才解释到:读书也一样,虽然清水从缝隙中流走了,表面上什么都没得到,但在不知不觉中,人的心灵就像这竹篮一样已经被净化得澄澈明亮。
结语: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