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成长日记(1035)-10.22
孙吉华亲子日记
2022年10月22日(周六) 多云
家庭教育早间分享
要化转某样东西,首先要止停试图改变他——
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大多数时候,当我们试图改变我们自己或别人身上的某一点,我们是在发出一个信息:“你目前这个状态不行,你本应该更讨人喜欢。”这种对人的灵性的贬低,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使一个人更难改变。
比如姐姐打妹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换个说法:“我敢肯定你所做的事和所体验到的,都是有道理的,我也肯定你想打妹妹有很多理由。而我真的希望能够支持到你心里面的感受。”
这样一来,我们会变得好奇,为什么打妹妹的理由是对公平的深度关注?为何包裹在每一个症状和问题里面的,是可贵的善良的人性?当我们能够释放出这种本质的善良,人就这么长成了。 家庭教育午间分享
教育是教自己育孩子
1.学习的三个层次:学以不用,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2.无常本身就是精彩,因为无常,我们更多了一些珍惜;
3.学习不是一定要记很多笔记,哪怕只悟到里面的一句话去用就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4.青春期孩子多了一些独立的意识和力量,家长要给予尊重、理解、示弱;
5.有个性才有独立的思考,如果都是人云亦云,那时代如何发展呢?
6.放下头脑的高速运转,带着觉察和感恩,用心感受别人的感受;
7.不要陷在对事情的忙碌里,事情也是为心情服务的;
8.慢下来,回归简单,找到自己的心;
9.管理者要有能给别人带来好处的能力和智慧;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一些换位思考;
11.把自己做好,言传身教;
12.好的管理者会欣赏和运用身边的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
13.不要进入细节太多,把握底限;
14.管理不是要让大家都听自己的,可以通过协商综合多方意见,彼此达成共识,然后共同去遵守约定;
15.柔软一些,坚硬干涸的土地培养不了稻谷;
16.一个人的成熟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自控,比如对情绪、欲望的控制;
17.治大国如烹小鲜,掌握好度,不折腾,多了解别人需求;
18.管理最终是为了不管理,教育最终是为了不教育。 家庭教育晚间分享
孩子走出抑郁,父母要经历的六个阶段:
孩子抑郁不去上学,不和外面交流,躺平在家玩手机、打游戏。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行为,一定要经过以下这六个阶段,你的孩子才可能好起来。
第一个阶段,父母的认知逃避阶段,怀疑孩子有问题,但心里或假装没事,不敢去面对。
第二阶段,家长不得不面对这个结果,孩子的情绪、行为越来越异常,不得不让他去面对。
第三,形式上改变阶段。家长这个时候对孩子开始顺从,对他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了。
第四,内心上改变阶段,你开始发自内心去觉察自己,开始去反思自己。
第五,关系修复阶段。亲子关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能够尊重,接纳和欣赏孩子的状态。
第六,支持合作阶段。发自内心的去理解孩子,通过彼此的合作让孩子看到希望,看到未来。
这六个阶段是循环渐进的过程,家长朋友们一定不要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