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22年11月3日 周四 听组长和组员来分享青春期、沉迷游戏的实操课学习感悟亲子日记(149)
许霞

22年11月3日 周四 听组长和组员来分享青春期、沉迷游戏的实操课学习感悟亲子日记(149)

今晚7点半的直播课开始了,由组长秋香担任主持,由3位组长:李占飞、左安英、杨晓霞来分享他们对青春期的认识;由一组秦丽笑、二组江晓彤、三组杨令令、四组许凡、五组冉令英来分享他们对游戏的认识。

首先是对青春期的分享;二组组长李占飞:他通过亲身经历,从一名小混混,到今天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转变过程进行了分享。青春是独立的,是有梦想的。每一个人都有青春的经历。它为人的一生垫定了夯实的基础。它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判断,它要获得认可,摆脱妈妈的唠叨,摆脱爸爸的强势。父母的不信任,不认同导致青春期的叛逆。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度过青春期,要给孩子:1、建立自信,找到优点、长处,给予赞美;而不是批评指责。2、父母要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了解孩子。只要家人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怕的。只要父母的支持,孩子内心才不会慌乱。青春期是风雨兼程。武校点评:所谓的小混混,是父母造成的。父母、孩子都受了折腾。眼前的问题孩子,未来不一定是问题孩子,有可能是栋梁之材。主要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满不在乎,还是关心与关怀。自己不和自己较劲,自己不和父母较劲,自己不和外界较劲。青春期都会平稳度过。青春期并不可怕,父母要正确的引导,做智慧父母。四组组长左安英:她通过他们家高二的大宝、二年级的二宝的亲身经历来做分享。青春期是亲子关系产生了问题,孩子完成学校的任务后,时间由自己支配,她们和同学结伴逛街、打游戏、玩耍都可以。我们要相信孩子,而不是不信任、怀疑她。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放飞她们自己。高中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大学尽情发挥,等到了社会变成社会人,才不会恐慌。青春期的孩子是小大人了,孩子有自己的审美观、自尊心。父母不要过多焦虑。我们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不骄、不燥、静待花开。武校点评:我们是在做分享,而不是讲话。跟着武校好好学习怎么说话。孩子一直在寻找,我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需要家长的助力。最后走向社会,实现社会化的人。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需要经过3步。2-3岁:认识到自己是谁?身边人是谁?周围人是谁?7-12岁:尝试,稍微有些反抗或者说是叛逆。12-18岁:青春期,进行选择、实践、进入社会化。我最终成为谁。个人统一性、社会性的认识过程。对自我的认知,到与社会接轨。五组组长杨晓霞:她通过弟弟的青春情如何度过进行分享。1、父母的关系对孩子很重要,做好引导。2、父母与孩子平等沟通,用心交流。3、孩子们压力很大,成绩的好坏、同伴的认同、个人形象的发展,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4、女生爱美,男孩爱酷。吸引异性。把孩子退出去,在认知上转变自己。5、关系重于教育。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要采取不同的教养方式。注意不要唠叨,做学习型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相信孩子,孩子的内心才会强大起来。不是一味地否定孩子。父母多和孩子沟通,和老师沟通。了解问题出现在那里。一旦错过,就不再被需要。父母本身有自己的矛盾点,一边希望孩子快点长大,一边有不希望孩子长大。心中也没有安全感。怕在孩子心中的威信没了,怕管不住孩子了。父母应该要将孩子推出去走向社会,而不是拦着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渐行渐远。最终孩子成为独立的个体。

通过三位组长的分享和武校的点评,学到了很多关于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方式和相处模式。关注孩子而不是约束孩子;与孩子交心而不是批评、指责孩子;相信孩子永远是好孩子,做她的坚强后盾;孩子的压力很大,学业上的压力、同伴的认同、个人形象的变化,需要父母做好引导;减少唠叨,把孩子推出去,逐步向社会化转变,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次是对沉迷游戏的分享;三组杨令令:游戏有很大的危害,能让孩子上瘾,成为网瘾;影响身心健康,严重者产生厌学,抑郁症。应该要主动和孩子接触,沟通。爸爸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父母教育要一致,否则孩子会成为两面人。通过她身边的例子进行讲解,一位孩子抑郁症,一位孩子厌学。发现自己的孩子偷完手机,把手机藏起来。看破而不说破。让孩子有内疚感,就会改变,可以激发上进心。武校重点点评了奖励与惩罚。不要用做试卷和作业作为惩罚,惩罚是苦,是孩子不愿因干的事,可以是拖地,洗碗,洗衣服。但不能是作业,那样的话就会将试卷认为是苦的。真正的苦是他不愿意干的事,离苦得乐。少用惩罚,多做奖励。四组许凡:作为一位小学老师,大学孩子的大家长。要学到老,学到老。成功的母亲后面都有高情商的母亲。游戏并不是影响成绩的原因。分析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1、是因为游戏能分泌快乐因子。2、压力过大,没有发泄的地方。要小时候对孩子严格,长大了与孩子做朋友。在忙也不能忽视孩子。小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3、让孩子找到比游戏更快乐的事。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切。孩子沉迷游戏是父母一手导致的。正确认识游戏:1、适度玩,不要把成绩的好坏转嫁为游戏的原因。2、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同的年龄段需要不同的妈妈;3、以身作则。武校点评:小时时候要严格管理,立好规矩。也就是童蒙养正。问题事情不是事情有问题,而是人出现了问题。一组秦丽笑:生活中如果没有手机,会不会沉迷别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沉迷不是时代的代名词。在任何年代都有每个年代沉迷的东西。我注意孩子的内心的真实世界,孩子需要归属感、存在感、成就感、价值感。他们也需要被理解、被认可。如果得不到回应,就会去外界巡求。在网络通讯发达的今天,孩子们找到了游戏,短视频。因为这里是暖的,别的地方是凉的。真正打败自己的是自己。二组江晓彤:现在的孩子缺少陪伴。家长们,把手机当成了哄娃神器,不于孩子们沟通交流。应该让孩子产生新的习惯、新的兴趣。五组冉令英:对待游戏我们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出现后再想办法补救,应该要未雨绸缪,治未病。

通过五位组员的分享和武校的点评,学到了很多关于孩子沉迷游戏的认识和处理办法。我们要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做智慧型父母,不同阶段孩子需要不一样的母亲。游戏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东西不可替代。沉迷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的认识和对待孩子的态度。让孩子有归属感,不要让他们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去外界寻找快乐。孩子永远都没有错,错就错在他选我们做父母。我们不能让孩子失望和伤心。

在直播课的最后,武校讲到要准备考心里咨询师,我也有这种想法。紧跟武校的步伐,做个学习型父母,做个智慧父母。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1302
推荐日记
《摘抄》
《亲子日记176篇 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245 11.3 晴转阴》
《亲子日记178篇 2022年11月14日 星期一》
《11.4日 领张梓豪吃饭》
《口舌之争》
《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加油》
《日记一则》
《有点失落的一天(11月3日星期四)》
《静听花开的声音》
《期待》
《吃猕猴桃》
《海马爸爸的母性一面(205)》
《亲子日记175篇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所有的坚持都值得尊重和等待》
《爸爸的“生日蛋糕”》
《亲子日记的乐趣》
《不好的体验(第364篇)》
《11月4日星期五》
《第42篇 学习有窍门》
《2022.11.4第266篇静待花开》
《日记一则》
《考试》
《成长的轨迹——曲线的前进》
《妈妈的“黄金期”遇上女儿的“青春期”2022年11月4日星期五晴第434》
《做事情的五个动力》
《等你长大后》
《亲子日记第187篇《帮妈妈捶腿》》
《被封第四天》
《发现孩子上课不自律》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