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陪孩子度过 断层成长 2022年11月5日 第285篇
张良燕 东武小学2.6班🍓

    美好的一天从早起开始……

    周六依然按时起床,我们昨晚约好早起去南湖公园打球,孩子爸把篮球充足了气,我建议带着跳绳、毽子、羽毛球,到时候我们想玩什么都可以。

    七点准备好出发,下楼大宝要坐我的电动车,突然发现我忘记拿电动车钥匙,我告诉他们爷仨,你们先出发,我随后追你们。拿着钥匙我就飞快下楼,一看爷仨还在原地,只听到他爸说,你就这样磨蹭拖拉行了啊。我不知道上楼这功夫发生了什么,我估计是因为等我。一问才知,孩子想等着我一起走,孩子爸也觉得他们先骑车出发,后来就发生了这小小的一幕。我安抚孩子们,因为妈妈的疏忽,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我向你们道歉。你们非要等着妈妈一起,妈妈很感动,但是你们有没有和爸爸说明白缘由?大宝摇头,所以啊,有什么事说出来,说明白,沟通很重要,那样爸爸就不会误会你,还以为你墨迹拖拉,孩子们也开心了。

    到了沿河路,晨练的人都陆陆续续返回了,河边一片白茫茫的芦苇荡映入眼帘,我赶紧喊爷仨快欣赏,美好的景色,顿时心情也美好了,哇,芦苇花真好看。借机我和孩子们又说,你们的爸爸是好意,也是想出来和你们多玩一会,到点妈妈值班,咱们就得一起回。妈妈和爸爸向你们道歉,是我们太着急了,现在看看沿途的风景,其实也是很美的,以后我们一起努力吧。

    一路上我们也是说说笑笑,到了公园篮球场,一个四五年级大小的男孩,和妈妈一起在那练习投球,哥俩跑进篮球场,大宝和他爸打球,小宝看样子不想去,问他想玩什么,最后自己决定跳绳,玩自己想玩的,先提高一下自信心。

    确实不知是何原因,大宝突然过来说,妈妈,我投不进去球,着急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他爸怎么喊也不过去。于是我拿着跳绳举起来让他够,告诉他这是符合你年龄段的高度,他努力一跳够到了。于是我举的老高再让他够,他跳了三次都没有够到,我告诉他够不着是因为,这个高度不是你这个年龄段的,又准备流眼泪了。没办法我拉着大宝去篮球架子那坐下,小宝和他爸在公园里逛逛。

     我又开始安慰大宝,你们现在和爸爸打球,不是为了投球,和爸爸一起感受一下打球的氛围,如何防守、传球,其他的妈妈也不太懂,你们看大人投球就很好,因为你们现在还小,而且这是大人的篮球场地,高高的篮球架子,小孩子投不进去球是正常的。你没发现你老爸投球也不是全中,好几次才能投进去。你看看对面的大哥哥,也和妈妈一起在这练习投球,哥哥看样子四年级了,你是个幼儿园的小孩子,我们一起看看哥哥投球,第四次才成功,人家哥哥也没有急的哭鼻子。所以说你现在能跟着爸爸上场打球已经很勇敢了,不要做不符合自己年龄段的事,给自己制造那么大的压力。就像你们跳绳,有些孩子跳几个,有的跳十几个,你跳四十个,还有的同学跳的更多,你在同龄孩子中已经是很努力的了,请你相信自己,什么事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什么事只要你尽力了,那你就是最棒的。再就是还记得妈妈常常跟你说的话,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那才是真正的完美,尽力就好。说了这么多,最后孩子爸和小宝也回篮球场地,小宝从地上捡到了一串海棠果给哥哥,还意外的在篮球场旁边捡到一个小奥特曼。

我告诉孩子们,现在想玩什么自己再次选择,最后玩二十分钟就回家了,大宝还是选择打球,小宝和他爸跳绳,我带着大宝打球,我也不会什么防守和传球的,我领着大宝看对面的大哥哥投球,告诉大宝你这个年龄段的高度,要是能打到篮球框的这个网,就已经很成功了,你学着大哥哥的样子,往上抛球试试,第一次往上抛时差点被球打到自己,大宝灵机一闪躲过了一劫,我鼓励他会躲球了,要不然打到脸上那真是很疼。第二次没成,第三次球终于打到了篮球网上,终于大宝脸上露出了笑容,适当的玩了几分钟,调整一下情绪就收手了,再玩下去没力气,又对自己没信心了。

    他爸喊大宝过来打羽毛球吧,刚开始几局不在状态,他爸笑着问他,是不是没有集中精力啊,是不是心还在打篮球上啊,此时的大宝心胸打开了很多,笑着捡起羽毛球继续发球,我和小宝在一旁助力,没几局就已经适应了,和他爸打的火热,找回了自信。小宝跳绳,我踢毽子,我们定好了小目标,小宝连跳五个,我连踢六个,小宝成功连跳六个,我连踢十一个,最后完美收尾。

    今天早上的小故事,让我想了很多。今早看了武校金言金语说家教公众号第2384期,提名:10岁上大学,16岁读博,众人眼中的“神童”如今变成这样子......又通过昨晚线上家长会,看家长课堂《孩子要上小学了》总结出,自己的孩子就是万众普通人群中的一个,和神童也沾不上边,因为我们就是普通的父母,我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只想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走过人生中的每个阶段。

    马上面临的幼升小,估计很多家长很焦虑,孩子上了小学各种的不适应,各种的跟不上,就像昨晚课堂上老师讲的,给孩子报各种的幼小衔接的班。归根结底,我想还是让孩子自己去适应小学生活,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不光是幼升小,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断层成长,让孩子去适应,去成长。小马过河,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真正成长。     

    我们父母要做好后盾支持,与其说在知识上给他们提早的学习灌输,不如从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只有养成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才能让孩子适应幼升小这个断层成长,知识方面现在真的不必去太关注,养成了好习惯,孩子在课堂上自然就会好好吸收老师所讲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好知识,真正的打好基础。

     提早学习很多知识看似很好,真正老师讲课时一听就会,其实这都是虚成长,小时候胖是奶膘。在课堂上很难做到认真专注的听讲,老师所讲都知道,没有那种紧张感反而不好。刚开始为孩子打算,你能做到步步为孩子打算吗?随着新知识的提升和增长,当你力不从心帮不了孩子时,孩子还能专注的听老师讲吗?很难。遇到了困难,可能就不想迎难而上,因为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专注,对自己来说就是一件奢求的事。所以,个人认为,不要给孩子提前灌输太多的知识,先养成生活和学习上的好习惯。

    生活上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务劳动与孩子无关。要让孩子学会做各种各样的家务,懂得做家务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做到责任,要让孩子学会讲文明懂礼貌,当然这都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做好榜样。我们的父母在家照料家务,吃饭后自己就是甩手掌柜,抬屁股就离开饭桌,手机不离手,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带,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做父母的陪伴,而且是高效的陪同和相伴,放下你的手机,陪孩子认真玩玩吧,你会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懂得太多了,自己竟然没发现。

    学习上,让孩子提前预习下节课所学知识,当孩子有困难需要我们帮助,我们可以帮着一起攻克。再有困难记下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专注听,不懂再问;之前懂得的知识点,通过老师所讲,看自学的是不是正确,这样可以加深印象。现阶段,解决问题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课堂上认真专注听讲。

    幼升小,就像老师讲课中说到的,不要给孩子灌输压力,比如现在好好玩玩吧,等上了小学你就没这么自由了。无形中让孩子对小学有了抵触心理,多传输正能量,让孩子在心理上不要抵触。不光小孩子,比如大人你要考个试,你是不是也有压力,你有这种抗压的能力,熬夜加班的为了考试通过,能有个自己想要的好结果。那孩子不也是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吗,这种压力不用我们给孩子,当孩子到时候遇到时,他们也会化压力为动力,自然就会有上进的心,有紧迫感,但不是我们家长在一旁煽风点火的制造压力。

     每个年龄段都是美好的,不可复制和重来的,陪伴孩子度过每个断层成长,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放平心态,先让自己有个好情绪,在和孩子遇到各种的问题上,不断的磨合成长,总结经验,更好的陪伴孩子,真正做到陪小蜗牛慢慢成长。

    教育孩子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陪孩子的成长路上,有问题了不可怕,当你有了解决的方法,不迷茫,不乱套,那才是真正下功夫了。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真的天天向上。

   学习家庭教育,我们父母势在必行。因为每一次的问题成长,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美好遇见。

    从此刻起,陪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一起改变,一起成长,一起加油。图像

三多三少:多鼓励,多赞美,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少抱怨。

《父母规》

1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

2 .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 .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 .从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7 .从此刻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

8 .从此刻起,我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 .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10 .从此刻起,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1 .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2 .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可爱的爸爸(妈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82534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397篇 2022.11.5 星期六 晴》
《陪孩子们》
《随手记》
《保护自然和动物》
《2022.11.5第267篇孩子们揍一桌》
《11.50 268》
《亲子日记》
《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考试反思》
《亲自日记》
《2022.10.4》
《156 《学会和孩子沟通》》
《亲子日记第二天 11.05天气晴》
《母慈子孝的短暂时光》
《亲子日记第1122篇——增长生命的厚度和宽度》
《亲子日记第1123篇——又到期中考试》
《11月5日 星期六 晴》
《家长会“警惕表扬误区”体会》
《每天早起每天超越自己》
《亲子日记》
《琐碎生活中寻找乐趣》
《亲子日记《宣翌小导航》》
《第286篇 对事用对方法》
《《八仙过海》》
《愉快的绘画时间(1)》
《2022年11月5日 天气晴 转发~多子女家庭如何“一碗水端平”?》
《小兔子》
《日记》
《2022/11/4星期五晴亲子日记第(238)篇》
《学会独立学会分离 2022.11.5 周六 晴》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