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 周一 晴
盼望着,盼望着,孩子终于上小学了,除了满怀的兴奋,还有一丝丝焦虑,一点点紧张,虽说已是两孩的妈妈,可是从一年级又重新来过,还是有些手忙脚乱。通过观看幸福路的专家讲座,受益匪浅,心中疑惑释然,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要给孩子制定适当的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作为父母,很多时候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唠叨,尤其是妈妈,唠叨似乎成了一种教育孩子的家常方法,我也不例外,以为这种“情真意切”的唠叨,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是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可以时刻提醒孩子少犯错误。于是,饭桌上,闲聊时,玩耍中,经常会对孩子说“吃饭又磨蹭了”,“沙发又搞乱了”,“看完的书本又没收好” ……诸如此类,不厌其烦。现在想想,这样的话似乎重复在讲,收效却不大。归根结底,是这种太唠叨,反而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让孩子练就了对付唠叨的本领,要么保持沉默置之不理,要么理直气壮的回嘴。即使父母觉得自己说的是“金玉良言”,孩子也听不进去。
我们的孩子会有很多奇思妙想,大人认为的“错”,在孩子看来却是“对”的,那是因为大人孩子衡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我们父母就要适当地定规则立规矩,引导孩子懂得应该怎样去做,达到什么效果。制定的规则首先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比如“在学校里要听从老师指挥,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能交头接耳”,“每天必须整理自己的书桌,做到干净整洁”,“作业练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 ……和孩子要讲清楚道理,不能简单粗暴的命令孩子,用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会让孩子顺从家长的要求。规矩易立,关键在于很好地执行。规则不能朝令夕改,否则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则不仅要求孩子遵守,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要让孩子规律进食,我们父母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文明就餐;要让孩子懂文明讲礼仪,父母就要注意文明用语;要让孩子有时间观念,父母就要做事守时,提高效率。
孩子入学以来,我一直都急切地希望孩子调整状态,快速适应学校新生活。视频课中专家的讲座,让我意识到最需要调整的是我自己。父母应该学习成为教练式的家长,指导孩子学会和掌握各种技能;还要成为朋友式的家长,学会聆听,陪伴和鼓励。而不是保姆式的家长,事事包办,无限宠溺;也不是唠叨式的家长,费尽唇舌,收效甚微。既要制定规则约束孩子行为,又要放手她成长,相信孩子定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