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家长要做的只是榜样和示范: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生来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威,尤其在孩子幼小时更为明显,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影响深远。作为父母,要珍视和牢记这一点,如果真的希望孩子爱阅读,就去做好榜样和示范,自己先拿起书读,哪怕以前不爱读书,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哪怕起初是装模作样,也会对孩子产生示范作用。
阅读中应该避免的一些做法:下面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做法:1要求孩子阅读时专心,有的孩子阅读时会表现得非常沉迷,有的孩子则只能保持非常短的注意力,有的甚至会边玩边看书,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不要要求孩子看书“专心致志”,这种要求除了破坏孩子的阅读兴趣,没有任何其他作用。2要求慢慢读或催着快快读,慢工也许能出细活,但慢读不一定有助于理解书中的内容。3让孩子背诵“好词好句”让孩子记忆“好词好句”无非是想要他写作文写得好些,但这样的要求只会打扰孩子的阅读,浪费孩子的时间,降低他的阅读兴趣,不但无助于孩子写出好词好句,还阻扰了他写作水平的进步。4测试孩子记住了多少,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浸染,而不是“记忆”和“搬运”。只要孩子读得足够多,哪怕他忘记了所有读过的书名及内容,从书中获取的营养也不会减少分毫。5遇到生字要求孩子自己查字典,阅读要的是流畅感。很多家长在孩子阅读遇到生字时,不会痛快告诉
孩子,而是要孩子自己去查字典。家长可能认为这样会加深记忆,让孩子认识更多的生字,其实这是对阅读流畅感的破坏,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6干涉孩子的阅读方式,只要孩子愿意拿起书去读,这已经是家长最大的成功了,至于怎么读,家长完全不必干涉。7强迫孩子看家长推荐的书,家长在给孩子推荐书的同时,不妨让孩子给自己推荐几本他感兴趣的书,家长读了之后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放阅读成为共同话题后,家长再推荐什么书,孩子可能会较为容易接纳。8因用眼卫生和孩子发生冲突,适当地提醒有必要,但要适合而止,不要变成让孩子厌烦的唠叨和数落,更不要因此和孩子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