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9星期三。 晴
今晚7:30又到了武校给我们第七期学员开小灶培训了,本次主题是关于原生家庭的剖析,主要从四大方面来理解:一什么是原生家庭?二,原生家庭的代际重复。三、原生家庭的“三角关系”。四、原生家庭的养育模式对依恋关系的影响。通过互动大家的学习劲头十足,我认为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不仅开拓教育理念,增强认知,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通过学习我理解了原生家庭的教育、影响、和关系,原来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就是原生家庭,也就是我们心灵营养的地方,孩子命家注定,家庭的环境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主战场”。回归当前的教育,我们的潜意识中都会有上一辈的传承,这也是童年的印记影响,有幸福的过往、有可怕的痛苦……所以原生家庭也是一个阴影家庭。
现在的我也有点害怕黑夜,我想这不是胆小,是童年时期一段印记使我久久不能忘却,记得小时候父母忙碌在外,很少回家,我作为家中的老大带着小三岁的弟弟一起生活,小时候的房子不大,院墙也不高,每到黑夜来临时我们都会大门紧锁,直到睡觉前都不敢出屋门半步。想想这还不是害怕的根源,有一天大伯家的几大包棉花被偷了,天啊小偷太猖狂了,大伯家就离我们一堵墙,如果……那种害怕的印记始终在我心里,我想说:夜晚也有夜晚的美,试着放下心中的恐惧和害怕,慢慢疗愈自己,不能让我的感受左右孩子的成长。
家庭中我们要倡导非暴力沟通,用爱的语言将所有的一切变成好的,而暴力沟通在家庭中也常见,这种最简单不动脑子的行为直接被resist掉。非暴力沟通也是有技巧和要素的,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是沟通的四大要素,当我们专注于这些而不是分析和评判,我们将发现自己内在的慈悲,通过深入的倾听自己和他人,彼此互相尊重、关注和理解,进而使双方完成互助的愿望。
现在的家庭教育关系中有太多缺位的爸爸妈妈,大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缺失爱和温暖,童年的印记就这样烙在孩子心里。原生家庭最好的三角关系是首先是夫妻关系,两人齐心协力同时把爱和温暖着力在孩子身上,貌似就像等腰三角形,两腰距离是相等的,爱也是相等的。
原生家庭的依恋关系有三大型:安全型、回避型、教育矛盾型。安全型的孩子会主动多一些,会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回避型的孩子和妈妈没有好的依恋关系。焦虑矛盾型的孩子因为家人的不在会有攻击行为,拒绝一切的安抚。我家姑娘属于安全型依恋期,比如去游乐场玩,我在一旁关注她,孩子每玩一会都会从千里之外找寻您的身影,然后开心的把好玩的与我一起分享,我们彼此互相关注,有需要及时出现她身边。还有只要我在厨房忙碌着,她都会屁颠屁颠的跑到厨房找话说“妈妈,你这么辛苦!需要我帮助吗?妈妈做的什么菜好美味啊!有个小朋友困了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其实所有的一切源自于她想让我关注到她,我们沟通最多的就是拥抱互相说“我爱你”一个拥抱,一句话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不是特别粘人,我深深明白6岁以前这个时期很关键,我希望她能被看见、被理解,长大了也会帮助家人和朋友。
我很喜欢武校说的:我们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各种期望不是靠家庭外寻找而达到的,而是建立在我们家庭内安全基地之上的,也就是内求不外寻,点滴从身边做起,好好学习,受益自己,利受他人。因为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教育的路上走的更远,绝不能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