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占据了家庭的中心地位,很多家长会依靠电视管控孩子!
看电视好处很多,有助于大脑开发,扩展眼界,平时父母忙,让孩子看电视,通过电视来安抚孩子,孩子安静了,父母省心省事了,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对电视有了依赖,越来越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视力!
越是沉迷电视📺 ,玩的时间会减少,与外界接触及活动量也会随之减少。现代的社会环境,让孩子完全不接触电视是不可能的,不是不能看电视,是应该把握好度,过了度百害而无一利!怎样才能不让孩子沉迷电视呢?从以下几方面说说我的观念!
我们家长下班后会干什么呢?是不是拿着手机,不停的刷着段视频或打着游戏?有的父母说了,不玩手机别也没事干啊!试问大人都没事干玩手机,那孩子不看电视能干啥呢?
不让孩子做的,父母首先做好榜样,自己得先做到,远离电视,手机,用心陪伴孩子,创造没有电子产品的场景,一起做游戏,宇含最喜欢跟我玩小兔乖乖的游戏了,百玩不厌啊,互换角色,加入一些自己的台词,有感情的把故事内容表现出来,每次都能让小丫头笑的前仰后合。
趁早立规矩,并严格执行,如看电视时间每天不能超过1小时,开始孩子是不接受的,用“哭闹”来表示反抗,这时父母不要妥协,也不要跟他讲道理,因为这时他根本听不进去,让他哭,陪着他,等哭累了,感觉到没指望了,心情就会满满的平复下来,不再哭了,这时抱抱孩子,再跟他说长时间看电视的害处,他才能听得进去!
陪孩子一起看看书,开始看什么书并不重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他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关键是先打开兴趣点,尤其是绘本故事,对现阶段的孩子来说特别好,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小故事大道理,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先给孩子讲一遍故事内容,再让孩子根据图意,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述出来不论讲的怎样,能记住多少故事内容,都值得被表扬,不断鼓励他,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让孩子有成就感,有“再来一次”的想法,通过不断的尝试练习,孩子会越来越自信,自信就是信任的叠加和成功的体验!每次给宇含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鼓励她讲一遍,她不会照搬我的话或者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用她自己的话把故事完整的讲述出来,得到表扬后更是自信满满!
多带孩子到户外走一走,看一看,活动活动,如公园,广场,哪怕是田间地头,也一样我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开阔视野,增强体质,锻炼了交往能力,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增加了与大自然的亲近感!
跟孩子一起做做小手工,父母适当的示弱,,让孩子当小老师,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做的好与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进来,多动手练习,手眼脑得到协调锻炼的同时,得到父母的鼓励,赞美,相信孩子更会自信倍增!
父母不要只看结果“做的不好,不像”等话来打压,否定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以后就不再愿意参与进来,产生自卑,我做的不好,我不行的想法!
父母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孩子说教,指手画脚,没有人喜欢被说教,越说孩子越烦,越唠叨孩子越叛逆,应安静和平的跟孩子处理好每一个当下!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但孩子得到锻炼,自理能力得到提升,还懂得了平时父母每天照顾自己的辛苦,产生感恩之心。
多跟孩子互动交流,“孩子多大我多大,”跟孩子同频,共情,因为和谐的亲子关系是教育孩子的基石,跟孩子关系越亲密,孩子越好管教!
孩子的每一次成长,点滴进步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被爱,人性的本质需求是希望被看见,自身努力的成就感,再加上被看见,被奖励的喜悦,更会让孩子做事动力满满。
如果孩子能从以上几个方面感受到轻松,快乐,被爱,好玩,及父母的陪伴,“再来一次”的欲望大于看电视时,就会自觉减少看电视的时间,来做更吸引他,更有意义的事!
看电视不能互动,只是输入,自己不能输出,很多能力得不到锻炼,如动手能力,思考力,语言表达能力,手眼脑协调能力等。
只有让孩子感受到“离苦得乐”,孩子才会不依赖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