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有幸聆听了金琰老师好习惯养成的讲座,金老师从多个视角多个维度进行了解析,用生活话的语言娓娓道来,听后让人觉着受益匪浅。
金老师首先讲了什么是习惯,她说习惯是一种习得,是一种条件反射,习惯的养成主要有三个关键时间,第一个阶段是1~7天左右,特征是“刻意,不自然”,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特征是“刻意,然”,第三个阶段是21~90天左右,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去年诗云刚上小班时,李老师就让家长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诗云阅读习惯的养成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刚开始一到亲子阅读时间,我们得提醒她亲子共读的时间到了,后来慢慢的她能主动要求我们给她讲故事,再后来她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我们一起阅读,当然阅读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很喜欢看电视,所以我们家长也得舍弃手机的诱惑,主动拿起书来给她做好榜样,孩子坚持,老师、家长给予鼓励,最后才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金老师第二个讲的是:家长怎么做,孩子才能不磨蹭。她给我们列举了一些方法:静心闭嘴三十天,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利用游戏和生活锻炼能力,跟孩子划清界限,尊重孩子不一样的节奏。孩子本身的节奏就跟我们成年人不一样,我们每天都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她,她肯定是跟不上我们的节奏的,所以早上上学我就会不自觉的催促诗云“快点起床,快点穿衣服,快点刷牙,快点儿走,要迟到了”,而诗云好像充耳不闻一样,还是按照自己的速度穿衣穿鞋,我这时会看不下去上前帮忙,久而久之她的速度没有提升,反而对我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变得更加磨蹭。听了金老师的分析,觉着孩子磨蹭跟我们平时的做法脱不了干系,所以后面要修改自己大包大揽的做法,还给孩子属于她自己的节奏。
最后金老师讲了培养孩子注意力的五大关键:吃出专注,每天科学合理的给孩子的饮食进行搭配;动出专注,每天运动四十分钟;静出专注,每天都有静下来阅读的时间;亲出专注,每天有固定的亲子游戏时间;定出专注,三十天养成一个注意力习惯。
孩子好习惯的养成离不了家长的耐心,所以我们要调整好心态,静心陪伴用心陪伴,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现在年龄段的能力,要把她当成孩子看待,不能以成年人的高度来要求孩子达到,她的能力是慢慢成长的,不要揠苗助长,打乱她成长的节奏,好习惯的养成离不了家长和孩子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