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学习家庭教育,我在慢慢改变自己。学习真的能使人进步。
我不催促孩子起床了,每天只告诉他起的晚了就没有吃早点的时间了,必须直接上课。这样试了几天,发现效果挺好,儿子虽然起的有点晚,但他睡眠充足了,起来很精神,听课注意力也集中了。如果他想吃早点了,还会自己弄,我反而省心了不少。
我不催促孩子写作业了,也不陪他写作业了,每天只告诉他作业是要完成的,具体怎么完成自己决定。儿子每天中午不睡午觉,有时偷偷起来写作业,只是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来找我。
帮孩子辅导作业时,我也不大声吼叫了,以前孩子只要有不会的题,我先想到的是孩子没有认真听讲,然后大发雷霆。现在,我会想到孩子不是天才,不是所有题都能做出来,因为我们父母就是普通人。我会耐心给孩子讲解,有时只需要一个小提示,孩子就懂了。原来只有他自己有学习的动力,学习才会有效果。
我每天晚上和孩子比赛读书,结果发现每个孩子都有好胜心,好胜心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我故意比不过他,这让他产生了读书的动力。每天读完还给我分享他读到的内容和体会。
我每天学着赞美孩子,认真寻找他的闪光点,只要他做的稍微好点,我就会夸奖,结果孩子做事更加积极。比如,那天孩子主动提出要洗碗,我说:“好啊!但是要把灶台也擦干净。”最后发现儿子干的非常棒,碗洗得干干净净,烟台也擦得一尘不染。
昨晚儿子拿出毛笔说要练字,换做以前我会说先把作业完成再做其他的事。但现在我让他自己安排时间,于是我和儿子一起练字,画画,其乐融融。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天使,身上都有光芒。只不过当你只关心成绩的时候,其他地方都变的暗淡无光了。我们要找回初心,成长重于成绩。
想想自己的孩子真正陪伴自己的时间其实不多,从出生到小学是孩子最需要也最依赖父母的时候,到了初中,孩子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压力也大,根本没时间陪伴我们,其实与其说孩子需要我们,我觉得更多时候是我们父母需要孩子。
孩子是爱的结晶,是家庭的纽带。
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迟早是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迟早是要离开我们的。
作为父母,应该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正确的引导,多帮助少干涉,多鼓励少批评,多用心少费心。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少看重孩子的缺点。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发光,让他们的光芒四射,不要黯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