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星期日 阴
亲子日记第335篇
继续《老子》篇章的学习:“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冰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道”是无穷无尽、难以参透的,那么那些能够体会到道、能够遵循道的规律的人又是什么样子呢?古时候那些懂得道的规律的人,他们的思想都微妙深远,非常深刻,普通人很难理解。由于他们的为人和思想是一般人不能完全领会的,所以我勉强将他们的行为处事方式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他们每做一件事之前,都会仔细考虑、反复斟酌,绝不鲁莽行事,就像是在冬天过河一样,不知道河水结冰的程度有多厚,生怕踏在薄冰上而有生命危险,因此不敢贸然前进一步;他处事谨小慎微,从不骄傲自大,不敢乱说乱做,就像有邻居们悄悄地望着他们一样;他对待别人恭敬谦虚,总是彬彬有礼,就像是在朋友家做客一样,从不放纵自己;他的气质洒脱奔放,无拘无束,心灵非常自由,不受世俗的束缚,就像是即将融化的冰,那么纯洁透明,没有瑕疵;他的品德非常质朴厚道,从不弄虚作假,就像一块未经雕刻的木头一样淳朴憨厚,让人觉得踏实可靠;他的胸怀非常宽广,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人,原谅别人的过错,就像幽静的山谷一样空旷;他从不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而是与大家融为一体,成为普通人中的一份子,他的气度宽广得连浑浊的江河都能够容纳。谁能够将浑浊变得清澈呢?只要心慢慢地静下来,沉淀下来,自然就能够将浑浊变得清澈透明;谁能够保持长久的安定太平呢?那就要在平静之中求一丝变化,在变化中求得生机。能够坚守这种原则的人,才不骄傲自大,不会浮躁。只有不贸然前进,盲目行事,才能在破败不堪的事物中焕发青春,求得新生的力量。
老子在这里为我们描述了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所具有几种品格:他们气度非凡,气宇轩昂,像春风一样温暖,又像秋雨一样谨慎,既不缺乏友爱,又不缺乏质朴,时刻保持彬彬有礼的作风。这正是老子所说的“得道”之人,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知识分子所最向往的完美人格。老子认为普通人很难具备这些品格,他们要么被金钱迷住了双眼,变得自私、贪婪;要么自吹自擂,仿佛自己是世上的先知一般,其实什么都不懂,只是胡乱吹嘘而已;要么就是鲁莽行事,不懂得计划,结果反而变得一团糟;要么心胸狭隘,不能容许别人有不同的意见。这些人都品格低下,非常浅薄,没有一点儿人格魅力。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靠拢、学习,努力让自己也变得更完美。因为世界上没有有德无能的人,德就是最大的能,高尚的品德才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