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一杯奶茶两种香味

2022年11月15日农历十月二十二星期二天气晴

今天听了樊登读书会中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对于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有些地方真的欠缺,从听书中认识了自己的不足,要加一改进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

下面是这本书的精典解读与大家分享!

荐 语

辛辛苦苦几十年,只为买一套学区房;

小学群里的家长拼学历、阅历、实力!

家长这么着急,天天这么焦虑,

却不知道,最好的老师就是你自己,

一个好妈妈,胜过一群好老师!

教育专家尹建莉悉心记录16年育儿经验,

带你进入家庭教育的新境界。

作 者 简 介

尹建莉

亲子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曾在一线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现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及写作。

目 录

一、孩子写作业要陪吗?

二、对待孩子的态度

三、母亲的方法

四、问题辨析

一、孩子写作业要陪吗?

许多家长会陪着孩子写作业。针对这个普遍现象,尹建莉指出:陪是不对的。

1.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不陪孩子写作业,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只有孩子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才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事。这样以后孩子就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学习从强制性的义务变成了自己的“工作”。

与之相反,如果孩子没有自觉意识,就会想尽办法偷懒,不能主动学习,学习变成了孩子最大的负担,对长远的发展都有极大的损害。

2.好方法都不痛苦

面对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

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看自己是否觉得“痛苦”。好的方法一定是不痛苦的,只有你做错了,才会觉得痛苦。

这种痛苦不仅是父母自己的,也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觉得痛苦。如果整个家庭都处在这种方法错位的痛苦中,自然无法构建出和谐健康的家庭关系。

但是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家庭陷入了这种痛苦。家长往往会认定一种方式方法,沉溺于其中,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变通,最终把事情做得越来越糟糕,孩子的成长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3.家长要做榜样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非常关键。好的家长不应该是发号施令的人,而应当和孩子共同成长,做孩子的榜样。

很多人自己生活得不得志,工作中遇到麻烦,带来情绪的波动,最终把气撒到孩子身上,这是极为有害的。

还有一些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到了孩子身上,希望经由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事业、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这都是强加给孩子的负担。

优秀的家长会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平等对待孩子,和孩子一起进步,塑造更加健康的家庭关系。

二、对待孩子的态度

1.信任

对待孩子,信任是第一位的。

家长对于孩子的控制都是源于恐惧和不信任。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方法,所以无所适从,总是担心孩子。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是美好的,我们要做的是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信任孩子。家长要做的干预不需要太多,只要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即可,不能总是事无巨细地横加干涉。

一旦家长对孩子有充分的信任,孩子也能感受到这种信任感,就会更有自信、更容易向家长袒露心声。健康的家庭亲子关系也会就此形成。

2.自由

家长应当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孩子天生是向往自由的,这种天性不应当被束缚。孩子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他们面对的世界无限宽广,一切皆有可能,家长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拥有足够的空间。

具体到家庭教育之中,给孩子自由意味着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倾听孩子的想法,多沟通、多协调,达成亲子双方的和谐。

3.爱

爱是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家长应当对待孩子的最重要的态度。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爱要表现出来,也要说出口来,让孩子时时刻刻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一旦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待他(她)的态度是不爱,就会陷入失落,进而产生逆反。孩子是期待爱的,也是对家长充满爱的,这一点上需要互相契合起来。

三、母亲的方法

除了态度层面的转变,掌握正确的方法也很重要。处理亲子关系,有技巧可循。

1.多动脑筋

和孩子打交道,首先要做到的是多动脑筋,不能一根筋、认死理。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别着急,停下来想一想,思考问题的成因、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停下来想一想”的习惯可以帮助家长稳定情绪、避免对孩子发火、做出冲动的举动。

针对具体的问题,也要开动脑筋想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有的放矢,不能一概而论。

2.合理妥协

有人说,不能对孩子妥协。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与之相反,要学会合理地对孩子妥协。

对孩子妥协,意味着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合理的空间里赋予孩子权力,让孩子做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给予适当的指引即可,不必一切替孩子做决定。

妥协是一门艺术。家长要摈弃“唯我独尊”的想法,平等地和孩子交流,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有时候孩子会给你意料之外的精彩答案。

3.换位思考

和孩子相处,换位思考十分重要。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孩子的思维方式和大人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家长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很容易地判定孩子的做法、说法、想法是“错误”的。

但是孩子不会理解你的想法,你也不知道孩子的真正想法,这二者之间就产生了盲点。

和孩子换位思考,其实就是要把孩子当成孩子,从孩子自己出发,看他(她)眼中的世界,解决他(她)遇到的问题。

四、问题辨析

1.不要在学习上过分计较

太多的家长在学习这件事上对孩子过分计较,这是非常有害的行为。

比如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考到前三名,必须考试拿到双百,必须考入名校······这些强制性的要求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也没有必要。

与其给孩子设置这种要求,不如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孩子不再恐惧学习。这样反而更可能激发出孩子的学习潜力,让孩子的学习获得更好的效果。

2.没有必要发脾气

家长总是难免对孩子发脾气,事后想一想,很多家长会觉得没有必要,不应该发火。

孩子只是孩子,不是大人,家长发火的原因很多,但是孩子往往根本无法理解,不知道家长为什么生气,这样时间一长,孩子会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却不知道如何改正。

其实孩子能犯多大的错呢?无意的错误、微小的错误都可以一笑而过,把错误转化成亲子关系中的共同回忆,反而会很美好。

3.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爱是纯粹的,爱是美好的。其实不存在“溺爱”,因为溺爱不只是更多的爱这么简单,溺爱不是真正的爱,只是家长控制孩子的欲望。

家长强行给孩子喂饭、给孩子报一个又一个辅导班,出发点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让自己满意,却忘记了考虑孩子的感受。

爱应当用合理、适度的方式表达,让孩子可以愉快地接受。单向的溺爱不仅是无益的,更是有害的。

4.上不上补习班?

要给孩子上补习班吗?需要首先看清楚的一点是:这已经成了一种社会惯性。

别人的孩子上了一个又一个补习班,作为家长往往会觉得惊慌失措,生怕自己的孩子掉队,所以也让自己的孩子去上补习班。

实际上很多补习班之间的功能是互相重叠的,没有必要上太多类似的补习班。补习班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

孩子也是人,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作为家长,要合理分配孩子的时间,给孩子留下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5.孩子的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比学习更加必要。

良好品格的养成需要家庭的共同努力,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关乎这个孩子的未来。

如果孩子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品格教育,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更能融入社会、更能和人和谐共处的人。相反,如果忽视了孩子的品格教育,可能使得孩子在日后走入歧途。

6.棍棒底下出孝子吗?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说法,但既没有依据,也没有道理。

随意打骂子女,带来的是亲子关系的畸形,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童年时受到父母体罚的孩子,长大后会形成一种对父母的畸形虐恋,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生活。

表面上看,棍棒底下出来的孩子会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照顾父母,父母临终时会痛哭流涕,但是这种亲子关系是不健康的,也会带来子女本身的心理问题。

因此,无论如何打骂孩子都是不可取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平和幸福,家长都要克制心中的不满,和孩子好好交流,避免“用棍棒说话”。

7.小事情就是大事情

首先,教育当中无小事,每一件“小事”其实都是大事。亲子教育里,每一件事都关乎孩子的未来,关乎一个人的成长,马虎不得。

其次,教育的高深理念和宏大理想,无论多么精彩、多么精妙,最终都需要落到实处,落实在细节之中。优秀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关注细节,把理想、理念落地的教育模式。

因此,在处理家庭关系、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一定要注重细节,关注小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小毛病,为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8.走出教育误区

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的理念和风气也在发生变化。一些现在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在不久前可能仍然只是少数人的倡议。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否要让孩子读古诗文、背诵诗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问世的时候,大部分的家长没有认识到让孩子阅读古诗文的重要性,而尹建莉自己的亲身经历就是让孩子从小读古诗文,培养了孩子很好的人文修养。

类似的“误区”还有很多。家长的思维是有限的,却要去把握一个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必然会出现不足。做好家庭教育,必须保持学习、提升家长自己的教养水平。

结 语

做好家长并不容易,但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值得我们去付出

好家长不是天生的,需要不断学习、持续进步,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好家长,每个家长都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798760
推荐日记
《周五明天周六》
《74篇 写字》
《祝婆妈生日快乐(36)》
《亲子日记(1771)周五随笔 11月18日 晴》
《11月18 星期五 雾转晴254》
《1》
《11月16日星期三晴160》
《包饺子33(补昨晚)》
《冷战》
《儿子最高兴的事》
《玩腕力球(220)》
《亲子日记第120篇 梅花》
《2022.11.15 星期二 晴》
《263 无题》
《11月12日星期二晴159》
《手足情深 第56篇》
《讲故事》
《11月13日星期日阴157》
《亲子日记(9)》
《习惯》
《亲子日记》
《2022.11.18 星期五 晴》
《能量卡(第361篇)》
《没带文具盒》
《亲子日记第33篇》
《愿那些孩子们一切平安》
《亲子日记》
《【312】2022.11.18 以爱之名,静待花开》
《我真棒》
《运动会》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