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宝跟我说,妈妈,我幼儿园里的四线方格本用完了,你需要帮我换一个。妈妈,我跟你说一下,我们要白色封皮的,那好吧,那我让你爸爸重新买一个。妈妈,我跟你说哈,嗯,四线方格本就用六行的啊,我故意说是不是七行的?是不是你想错了?妈妈不对,我要反驳!我们要的就是六行,你如果不相信,你可以找出以前我们用过的,你看看是不是六行的?我一看小宝理直气壮那样儿就忍不住呵呵笑了,真是好孩子,你可以反驳呀,反驳是你的自由,那我们就证实一下,到底是六行还是七行?我找出原先用过的本子,哇塞,小宝你赢啦!还是你善于观察,记性好,还真是六行的本子,那我们就去买六行的四线方格本。
有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大人说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尊重孩子,孩子要反驳,反驳就对啦。恭喜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是犟嘴,而是他胸有成竹。即使会有失败,他也会在这次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一次次的失败,注定会成为下次的垫脚石。
孙园长在家委会群里分享了一篇文章,孩子在幼儿园很独立,回家就原形毕露,最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转给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简直判若两人?在幼儿园里,他大方得体、讲卫生、懂得尊重小朋友,但是一旦回到家里,他又变成了小皇帝,太没耐性、太不听话。幼儿园老师究竟有什么魔力?她们遇到我们经常遇到的教育难题时,会怎么处理呢?……
估计文章中的内容,写出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吧,你和孩子的相处模式是什么样呢?沟通与共情🆚放纵和跋扈,相信我们父母都想做前者,这就需要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感恩感谢孙园长百忙之中给我们分享育儿知识,那我们本身做父母的,又有何理由不学习,不改变,不成长。5+2=0,家校合育,才能共同培育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孩子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在孩子身上付出的,终将会有一天呈现出来。用心陪伴,用心沟通,用心做父母,不是只供应吃喝玩乐,小树苗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和及时修剪,才能长成他想长成的样子。
爷仨睡前讲故事时,小宝想去小便,又说客厅黑乎乎想让我和他一起,我想让他自己尝试。但不得不承认,害怕是真的会出现在我们的心里,不能说不用怕,怕什么,就能解决的问题,想想只有给他转移注意力,才能让他稍稍忘却一点害怕。好孩子,你需要妈妈和你一块去,妈妈也很想和你一起,可是妈妈现在在看书,暂时不能与你一起,但是妈妈有个好主意你听听。你可以用喊话的方式来试试,走一步喊一句妈妈,我会及时的回应你,你就前进一步,如此循环,没想到只对话了三次,小宝就成功打开了客厅和洗漱间的灯,处理好自己的事又开始喊话,妈妈,爱,妈妈,爱,陆续关灯回到卧室。看着小宝笑眯眯的模样,我知道这个小方法管用了。我鼓励孩子们,你们已经很棒了,你知道妈妈小时候七八岁了还怕黑,每次都是让你姥姥陪着一起。每个人内心都是会越来越强大的,慢慢来千万别着急,越想着害怕就越害怕,找个方法解解压会是不错的主意。
孩子们进去了甜甜的梦乡,突然记起睡前爷仨看从图书馆借来的绘本故事书。孩子爸讲到金龟子喜欢写日记,记下生活的点点滴滴。大宝高兴着过来搂住我,妈妈,金龟子和你一样喜欢写日记,哈哈。我们都哈哈大笑,我笑着说,它写的是金龟子日记,我写的是双胞胎日记,又一阵哈哈大笑。
亲子日记,所有的美好都可以称之为亲子日记。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生活的美好回忆,不管你是写几篇,回头看看回味真是无穷啊。生活中太多美好,需要我们用流水账似的记下来,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语言,因为我们的生活就已经很丰富多彩。你只管流水账的记,剩下的交给时间。
三多三少:多鼓励,多赞美,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少抱怨。
《父母规》
1 .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批评、指责、埋怨,只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
2 .从此刻起,我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而不是用言语去说教孩子,因为我知道,孩子的行为不是被教导而成,而是被影响和模仿而成。
3 .从此刻起,我要多聆听孩子的心声,而不是急于评断孩子,因为我知道,聆听才是最好的沟通。
4 .从此刻起,我要无条件的去爱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要求的样子,因为我知道,那是我的自私和自我。
5 .从此刻起,我要学会蹲下来与孩子平等沟通,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使孩子,因为我知道,强制、打压,只会带来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和反抗。
6 .从此刻起,我要用心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心不在焉的敷衍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真正的陪伴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
7 .从此刻起,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孩子一起,安静和平的处理好每一个当下,因为我知道,脾气和暴力只代表我的无能和对孩子的伤害 。
8 .从此刻起,我要积极主动的处理好与爱人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绝不让夫妻矛盾,影响和伤害到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夫妻关系和睦,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9 .从此刻起,我要让孩子长成他要长成的样子,而不是我期待的样子,因为我知道,孩子并不属于我,他只是经由我来到这个世界,去完成他自己的梦想和使命。
10 .从此刻起,我要多为孩子种善因,行善事,因为我知道,种善因,方能结善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11 .从此刻起,我要通过孩子的问题,找出我自己的问题,修正我自己,因为我知道,孩子所有的问题,都是我的问题,我是一切的根源。
12 .从此刻起,我要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好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最可爱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