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家里来客人了,孩子害羞不敢打招呼,家长催促道:“快来和叔叔阿姨问好,这么不懂礼貌以后没人来我们家了!”
孩子晚上不肯睡觉,家长半是威胁半是劝诫:“别人家的小朋友都会早睡早起,小孩子晚睡要长不高的。”
饭桌上孩子吃几口就不吃了,家长立马放下碗筷对孩子说:“浪费粮食是不对的,而且这是妈妈辛苦为你做的饭菜,不吃完不准离开饭桌!”
孩子出门不愿意戴口罩,父母当众大声责怪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你看看人家小孩不都戴上了?你要是生病了,我们不管你!”
父母脱口而出的大道理,换来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孩子要么委屈巴巴、红着眼眶去做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要么就当作“耳旁风”,说十遍也听不进,有的还会和父母反抗、顶嘴、大哭大闹……可见,在生活中,如何有智慧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其实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沟通最大的作用是信息的传递,但在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中,沟通蕴含的意义往往更为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很多孩子对于未知的世界有很多的恐惧,很多想法和习惯跟大人也不太一样,但他们又不善于主动表达。所以沟通是家长主动走近、了解孩子最直接的方法,是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2. 分享对与错的概念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和孩子在日常的交流中,要经常讲一些生活琐事,然后对这些事做一些评价,引导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从小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孩子。
3. 启发孩子进行思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孩子多说,多问些问题,鼓励孩子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可以使孩子在今后拥有更好的表达能力,并且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4.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进行沟通是父母走近孩子的过程,也是孩子走近父母的过程。正确有效的亲子沟通,氛围是愉悦舒适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它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氛围最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