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书感触良多。很多人认为幼稚园是托儿所的性质,幼稚园的老师就是帮忙看孩子的人而已。孩子早上一年,晚上一年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对幼稚园的老师也没有太多的尊重,在这种思想下,学生也很难学会尊重老师。还有的人担心孩子在学校受委屈,甚至每天接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人打你?”,“老师有没有批评你?”,“你们老师好不好?”,却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今天过的开心吗?”,甚至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不要跟谁谁谁玩,他老是打人之类的。我觉得这反应出的社会问题是:大家都忽视了幼稚园教育的重要性,只要觉得自己的孩子没有在学校受委屈就行了,学没学到东西根本不重要。
而当孩子到了小学,家长又开始着急孩子的成绩。每天问候孩子的话变成了“这次考试考的怎么样?”,“这么简单的知识怎么还不会”,“你怎么这么粗心,这么简单的题也错”……好像大家对于教育的理解只有两个阶段,一个是学习不重要,一个是什么都不用你干,只要学习好就行了。而这中间却缺少了渐进的桥梁,对于孩子来说,该有多么不适应啊。很多时候我真的很心疼现在的孩子们,他们的童年比起我们的童年似乎少了很多能接触自然乐趣和摔倒了没关系,拍拍土自己爬起来的无谓。每每看到他们,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那句话“温室里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