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晴 (亲子日记第271篇)
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求成,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季节,中间隔着一段,我们叫它为:坚持。
我要改变和要我改变,两种不同的境界。我要改变,是发自内心的想学习,动力来自于内,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而被别人逼着改变,动力来自于外,学习的求知欲大大降低,学习是无趣的、不快乐的,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学习力是大打折扣的。内动力,是人生不断成长的发动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句老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认为孩子的童年时期可以影射未来的一生。
埃里克森将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婴儿前期(0-2岁)、婴儿后期(2-4岁)、幼儿期(4-7岁)、童年期(7-12岁)、青少年期(12-18岁)、成年早期(l8-25岁)、成年中期(25-50岁)、成年后期(50岁以后)。其中幼儿前期0-2岁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作用无可替代。 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凭感知和运动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低级图示。首因效应告诉我们,母亲的印象在此时期最关键。他们会把在此时期陪伴他们成长的人,当做“母亲”的形象,并与之产生依恋关系,与之最亲近。0-7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视觉发展、情绪发展、口头言语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品质发展,都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0-7岁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所以我们的孩子0-7岁一定要自己带,与之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时光不会倒流,一旦错过了,是没有后悔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