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7:30分武校又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大餐,课程以一个有趣的小测试开始,深入浅出的给我们分析了孩童在每个阶段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都是大不相同的。
我们祖辈 自古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看来真的不是毫无道理呀,是有科学依据的。武校具体的给我们讲述了皮亚杰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八阶段心理发展学,让我学到了许多细节的知识点。
武校讲得首因效应让我印象深刻,首因效应就是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武校给我们例举了一个实验就是把一堆鸭蛋让鸭妈妈孵化到快要破壳的时候把鸭妈妈抱走,让小鸭子们出生第一时刻见到的是人类实验员,后来小鸭子们就把实验员当成了妈妈,实验员走到哪里小鸭子们就跟到哪里,就算把真正的鸭妈妈放在它们的面前,它们也不认识啦!我们养育孩子是同样的道理,孩子在小时候跟谁在一起的时间久,就会跟谁更亲密,受其的影响更大,所以孩子在小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一定要亲自带,从小跟孩子建立亲密关系,让孩子拥有足够的安全感才更有利于孩子后天的心理以及人格发展。
其实不只是养育孩子方面有首因效应,我们大人也是如此,就像我们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好或者是差都对我们以后看待这个人有很大的影响,或许第一印象并不准确,但却是很难纠正过来的。
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特别形象的解释了我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拔苗助长的行为,其实多大的孩子该干什么样的事情都有他自身的发展规律,人为的去打破发展规律其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让孩子疲惫不堪,反而会在后期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最后武校为我们揭晓了课程刚开始时的小实验结果,小明因为不知道门后面有杯子,所以妈妈叫他吃饭的时候他推开门然后不知情的打碎了门后的15个杯子,小刚则是在妈妈不在家的情况下想吃果酱而自己踩着椅子去够果酱不小心打碎了旁边的1个杯子。虽然小明打碎了15个杯子但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小刚打碎了1个杯子则是在知道可能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下依然去做的,所以哪个孩子犯的错误更大一些就不言而喻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判断时采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助力孩子在成长中走稳每一步是我们每个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看待事情发生背后的主观原因,而不是单凭客观原因去评判孩子的对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品质。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是我们每个家长应尽的义务。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父母进步一点点,孩子就会迈进一大步。学做智慧父母培养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