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星期五 晴
不知不觉间,运动打卡已是近两周时间,本以为孩子会慢慢的松懈下来,可不料想却是积极性越来越高,每天放学回家都是兴致勃勃地练啊跳呀,还不忘一个劲地催促着挂念着录没录视频,发没发大三班群,有没有让老师看到。
这不,刚吃完饭没多久,又逼着我手持手机上阵了。
“爸爸,我先拍球,你要录下来!”
“这一次拍的不好,重新拍一次!”
“这次拍的好,录下来了吗?”
“录下来就快发到群里去!”
“爸爸,我还要跳绳呢,快点给我录视频!”
“我看看你发到群里了没?”
“还有踢毽子没发,我得踢键子了!”
于是乎,已是接连发到了班级群中三个视频。
“还有我的写数字没有拍!快拍下来再发上!”
又于是乎,又马不停蹄地发了一个图片。
当看到书写图片发送成功,又接下来要求发指读视频。
“咱们已经发的视频够多了!这个不发了,自己看看就可以了哈!”当看到自己在群中已是发的不少,再发下去,作为成年人,心中隐隐觉得有点过,再继续就有点太过于张扬太过于表现了,毕竟班级群也是一个小小的集体,要适可而止。
“不行!不行!为什么不发?我要发!”孩子一听,立马不乐意了。
“好了!好了!不发了!咱们看别的小朋友发好不好?”看到孩子疑惑的神情,我又不能向孩子说出大人的那些心思,只好含糊其辞地说道:“你们是一个班级整体,有那么多同学,你也不能发的太多啊!”
孩子沉思着不说话了,过了好一会儿,她又不解地轻声问道:“爸爸,你是要让我学会害羞吗?”
看她听她如此闷闷一问,心头一震,忽觉自己又差点犯了个大错,在孩子一片纯真灿漫的世界里,自己又差点自作聪明的给抹上所谓的成年人的那种灰暗。在孩子想笑就笑的美好童真时光,为什么就不能任由孩子洒脱地自由地任性飞扬呢。
想到这里,连忙对孩子说:“不是啊!不是的!咱们快录视频吧!录完了快传上,好让蒋老师点评呢!”一听这话,孩子又喜笑颜开地开始指读诗文了。
其实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与孩子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因为有时候,孩子是好孩子,父母却不一定是及格交卷的父母,所以,在陪伴中成长中,我们与孩子应该一直是在彼此学习彼此成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