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有效阅读
23级26班小余妈妈

2022年12月3日 星期六 多云

看到小余在日记里写到:“看来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实践,这样才能丰富我们的学识。”颇有感触。

小余一直喜欢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尽管读了不少书,但读书所得较少,当然,阅读本身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我并非急于求成,而是在亲子共读一本书时,当我们进行读书交流,分享阅读感悟时,我发现小余有的时候只是本着想看完一本书的目的去读书,有读书的行为,但缺少读书的思考和积累,通俗地说,就是“看了个热闹”,这属于无效阅读。

如果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那阅读的过程就会走马观花,不加思考。这种阅读方式是无法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的,更谈不上将输入转换成输出,从而真正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我觉得,读书积累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所以读书摘抄不需要多,而在于精,如何精选?读书感悟最深的一段甚至一句都可以,最好是及时写一篇读后感,这样能加深印象。相比摘抄了很多,却一句也不会用的情况,这样的阅读方法更有效。

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曾经说过: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用生活所感去读书”说的大概就是每个人读同一本书时,因为个人阅历和年龄不同等因素,对书中的感悟也是不尽相同的,像小余这个年龄段读鲁迅先生的书,因为生活感悟、认知层面的局限,很难真正读懂鲁迅书本的深刻含义。所以,孩子在读这类书时,我建议他找与自己生活经历有交接的方面去品读,比如《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写到他的宠物鼹鼠,写到长妈妈送他的《山海经》,从“恨”转而“爱”到后来的“思念”,孩子对这些的体会要深刻一些,让孩子试着从这个角度去写读书感悟,更能写出真情实感。慢慢地,不管看什么类型的书,孩子才懂得如何去精读,去摘抄和写读后感,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去学习和实践。

“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学到了作家的不同人生阅历,这无疑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参考,当然,我们需要用实践去验证从书上学到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思考,将书上宝贵的经验和自己的思考所得应用在生活中,才能增长智慧,有所获得。就如小余从饲养蝌蚪、观察蝌蚪成长的过程中,发现在书本上没有学到的东西,这也是生活实践。

(小余妈妈的日记83)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15557
推荐日记
《核酸检测》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读后感》
《亲子日记第358篇2022年12月1日星期四天气晴》
《随手记》
《教育最大的危险就是指望孩子自觉》
《隔离》
《日记》
《网课感悟》
《陪你长大♥第814天 喂养小蝴蝶》
《如何让家校关系更和谐?第1757》
《疫情》
《疫情考验》
《练字》
《身教重于言传》
《网课一周体会》
《亲情》
《网课反思 》
《如何让家校关系更和谐学习感悟》
《亲子日记第357篇2022年11月30日星期三天气晴》
《亲子日记660 12.2 星期五》
《亲子日记》
《智商决定下限,情商决定上限》
《 作业风波 (66)》
《持续阅读》
《变废为宝DIY》
《讲故事》
《网课心得》
《亲子日记》
《2022年12月4日,星期日,天气阴》
《家长日记》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