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上级通知,需要关注一名学生的资助款是否拨付,需要与家长联系看收到资助资金没,简要了解,是从其它部门反馈来的信息。
查阅学生的具体信息,与班主任联系,方知道学生家庭的特殊性,比较困难,及时沟通,关注这名学生,适时的给于帮助。
有一事想多事,是否类似的情形还有。从实际角度看,我们并不能对所有班级的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一方面确实工作时间的原因,并不能做到了解,这里也有工作方法和是否关注的因素;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家庭生活是不错的,有少部分困难,并不愿意向老师说起,除非是很贫困的家庭。
记得有个学期,按照学生规模有一笔非寄宿生补助,钱并不多,让各个班统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结果数量并不多,后来了解到极其个别学生,家里不是很宽裕,但并没有报家庭经济困难的名单,可能是家长忽略了这条信息的通知,亦或有其它方面考虑的因素。
不管情形如何,了解学生是需要的,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这项工作要务实地推进。从各个方面去了解确实是贫困的家庭,了解学生家里的现状,了解家庭贫困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要结合实际,给于家庭贫困学生帮助和关心。不仅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而且要在心理上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起自信心;更重要的是积极联系一些渠道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用品等实际问题。对这些孩子,平时要多鼓励他们,并发动学生关心这些孩子,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把温暖给于这些孩子,帮他们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了解学生,需要走到学生中去。除了贫困家庭方面的信息了解,更多的则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有时还可以跟踪学校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发展, 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
多了解学生的实际,这本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育的工作最终落脚点在学生身上,不了解学生,显然是做不好工作的。
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更好的施策,推进管理,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