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第276篇
最近疫情原因,孩子也一直居家这个时候亲子关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晚上趁孩子睡着了,自己看了一部电影《爱是一场自我教育》看完这部电影自己也有了一些感悟,除去教育方式的不同,我认为电影里面母亲与女儿的最大问题就是,母亲并没有把女儿当作是一个独立的人,而只是把自己的女儿当成是一种自己的附属品。母亲认为女儿必须是得跟自己一样,不然就就觉得女儿们没用,不孝顺。而只有当女儿服从了自己母亲的意愿时,母亲才会对女儿表现出爱。这样,这种有条件的爱,抹杀了女儿们自己的个性;这样,即使在女儿们长大以后,也没有在内心成长起来,而仍然事看着母亲的脸色,渴望着那少得可怜的爱。
事实上,这种对“爱”的要求,这种有条件的爱,正是阻碍子女健康成长的绊脚石。我认为,只有在无条件的爱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会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才会自爱和爱人。反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特别是儒家的理念,对父母无限的遵从,让我们带着一个包袱长大——我们从小就在渴求父母的爱,但是这种爱却是有条件的,条件就是:你必须遵从父母的要求。这哪里是爱,这分明是一种捆绑。
但是我想其实大多数父母亲都是善良的,只是他们的善良,缺乏智慧的引导,而变成了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即使在长大以后还残留在身上,这是无法愈合的。使它愈合的东西只有一种:无条件的爱。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没有做什么,我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子女啊。但是很多父母根本没有理解到这一点:他们强迫地自己子女去学习自己不愿意学习的东西,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还美其名曰,是为了你好。其实,如果真的把我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就不应该让子女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木心说:知与爱是成正比的。然哉,此言。只有通过正确的方式爱子女,才是真正有益的爱啊。
无条件的爱,让人成长。爱,其实是一场自我教育。
让我们重温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每个教育的瞬间,看到孩子就是看到自己,教育孩子就是在教育自己。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去完善自身的品格,不正印了那句:爱,是一场自我教育。
家长们,教育孩子先从教育自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