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么呢?如何做对孩子才是好的教育呢?这是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会考虑的问题。有人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那树如何生长,云如何推动?灵魂如何唤醒?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问题。
今晚的课程,武校用100副生动形象的漫画,淋漓尽致的为我们解读了教育是什么?我印象最深的是第81副——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给他们无限的关爱。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仅是双腿弯曲,目光平视,更重要的是你要成为他,暂时的把你的盛气凌人抛开,把你渊博的学识抛开,把你高高在上的身份抛开,真正内心平和的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收获的不仅是姿势的改变,孩子尽管幼小,但是他们很多道理都是懂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用什么样的方式和姿态去跟他们交流。家长用命令或者埋怨的口气去与孩子交流,孩子回应的不是哭闹就是纠缠;家长用哀求的语气与孩子沟通,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任性;家长用温和的态度去说话,孩子给予的反应就是体贴。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颦一笑都映射着父母的教养。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要想有好的孩子,必须先做好的父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样,父母和孩子的心就会紧紧地走在一起。心近了,父母说的话,孩子都愿意听。
蹲下来对孩子说话,孩子感受到的是被父母的尊重,是父母耐心的倾听,是父母的用心和爱。
第一、当父母蹲下来用低声调教育孩子时,孩子会察觉到大人的沉着、冷静、亲善和爱护,从而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并且能及时地把所思所想的内容告诉大人。
第二、蹲下来低声细语地与孩子悄悄对话,孩子会感到与家长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这样就能引起孩子听大人说话的兴趣,而且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听大人讲话的内容,真正领会大人说话的道理,从而容易接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更能够让孩子觉得受到尊重。
第三、常用这种蹲下来温和亲切的低声调方式与孩子对话,还可以增强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增强孩子与家长进行交流的自信心。很多孩子和家长的交流很少,是因为他们对家长有恐惧感,而且认定家长和他们是没有共同语言的。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对和家长沟通缺乏信心。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就可以改善孩子和父母间的沟通关系。
第四、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更好地观察到家长的表情。其实,每个家长对孩子都是充满爱意的,家长的眼神里流露的是对孩子的疼爱。一般情况下,当家长教育孩子时,孩子是不敢看家长的眼睛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孩子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爱意,理解父母的用心,从而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从内心深处体会父母的感情,从而能够促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