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晴 第98篇
昨晚收看了武校的直播,关于教育图片的。感觉武校选择的这些图片,每一张都很有道理,启发我们思考。

首先是倾听。作为家长,我们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想法。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有教育的责任,但是如果我们的教育只是让孩子听我们的,服从我们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我们跟孩子只会越来越远。真正的好父母,好的家庭环境,应该让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唯唯诺诺,不敢表达。很庆幸,在我们家,念念不管做了什么事,好事坏事,都会跟我说,犯了错误,也会跑过来告诉我,我觉得这是值得。
写到这,不禁念了出来,结果念念在旁边,跟我说:妈妈,我告诉你一个让你既难过又开心的事情。我说什么事?念念说:我又把你的吊脚娃娃摔坏了。不过只摔坏了一点点,而且我用胶带给你粘上了。
......
然后就把她修好的吊脚娃娃拿给我看了。

我想这就是敢于表达,敢于担当,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不敢担当,而父母的失败就是不会倾听,不敢让孩子表达。
其次是让孩子成为主角。武校的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孩子听你的话,最多活成你,孩子不听你的话,人生有无数的可能。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成为人生的主人,让孩子的可控的范围内不断尝试,不断挑战。我们作为父母只需要过滤掉那些太过危险的事情,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健康的成长。只有不断的尝试,才能不断增加孩子的价值感、胜任感和归属感。
我想昨天让念念去做饭,这对她一定就是非常独特的经历,一定会极大的增加她的价值感和胜任感。
再次是接纳、让每个孩子都发光,以及陪伴。教育就是你偶尔的张牙舞爪,我笑着不发飙。多么经典的语录,但是我经常做不到。有时候自己情绪不佳的时候,看到张牙舞爪,“为非作歹”的念念,还是会忍不住发飙。但是这句话说得真好,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长大的,作为家长,作为一个家庭,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何去何从?谁来接纳?所以,接纳孩子的不完美,拥抱孩子,哪怕你很平庸,也是我的宝贝。
孔子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懂得,孩子的无限可能性。虽然高考是很多人期待的阳光大道,但我们的孩子未必都会成为这条道路上的领路人。人生就像一场戏,有的人在台上表演,有的人在台下做观众,有的人根本不在场内,他们可能在外面卖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我们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都上台表演,但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发出自己的光芒。说不定,我们的孩子是个卖票的天才呢。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于教育而言,就是你的童年,我不缺席。武校说,爱和分离的家庭永恒的话题。一个家,一定要充满爱,每个成员之间要彼此相爱,这是聚的过程。但同时分离也是家庭永恒的话题。世间只有一种爱的最终目的是走向分离的,那就是父母的爱。我们对于孩子的爱,让孩子不断成长,最终独立,有自己的家庭,成为自己家庭的顶梁柱,实现了分离。所以,趁着孩子还在身边,多陪伴孩子,让我们的陪伴成为孩子记忆里最美的画面。

最后,鼓起勇气,跟武校连麦分享了念念独立洗头、洗澡以及白天念念独自做饭的经历,也得到了武校的认可。武校说的很对,我们就是要不断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在尝试中增加孩子的胜任感,而且武校对孩子独自洗头的独特看法,更坚定了我放手的信念。武校说,孩子低着头,自己洗头的过程,其实是很难,需要孩子双手不断摸索,不断按摩,这是很锻炼孩子的手和大脑的。对于孩子独自做饭这事,武校的评价也让我印象深刻:感同身受。孩子身受了才会感同。孩子去做饭,体验到了这个过程,也就能理解了父母的辛苦。
感恩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行列,可能距离一名真正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还有一段距离,但我想,家庭教育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影响我的家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