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856篇
季卓远妈妈

2022年12月28日星期三晴

这段时间随着国家疫情政策的调整,家长和孩子们又在开始适应另外一种家庭相处的方式,不单单是网课居家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居家的家长们也越来越多,而且双方都身体不适的情况也很普遍。

一些家长表示,现在压力特别大,一方面是自己感染了,原本以为孩子能体谅父母,安心网课,但没有了父母的监督,学习更松懈了。另一方面自身情绪也不好,好不容易静下心和孩子讲道理,孩子还嫌烦,甚至对着自己甩脸子。在家里,家长既担心孩子被感染,又怕孩子学习成绩下滑,搞得全家氛围都不好。

居家亲子沟通的技巧

首次,家长和孩子之间要做到双向沟通,减少单向说教。

有的家长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孩子总是不听我说的?原因很简单:不是不听,而是不喜欢一直处于话语“接受方”的地位。

双方都能上台表演的共同舞台,才是好的交流舞台。交流过程中,试图了解对方的想法,把对方的想法纳入到自己的话语体系中,再传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话语有了共同基础,才会流动得更顺畅。

同时,对话需做到“适可而止”,如果一方明显不愿继续,不必咄咄逼人,可描述对彼此的观察、发出是否需停止对话的询问。

其次,孩子面色变化、情绪起落之时,是沟通的最佳契机。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脸色不好,或是紧闭房门独自沉默的表现,就想着等孩子心情好了再找他说话,不要触霉头。

这样的想法有合理之处,但除非家长确实非常疲惫,需先照顾好自己,否则一味拒绝孩子的负面情绪,不仅让孩子处于缺乏关怀、孤独无助的境地,还将损失给亲子账户“存款”、滋润亲子关系的关键机会。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孩子处于情绪累积、将说未说之时,就像处于黑暗当中,突然给他光明,孩子是格外敏感的。

对孩子的想法怀着好奇求知之心,愿意解读他们的感受,既是了解他们的钥匙,也是有效交流、深度交流的契机。描述对孩子行为和表现的具体观察,跟孩子确认他们此时的情绪,像这样最简单的做法,就将帮助他们觉察、识别情绪,增强情绪调适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中更为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

当孩子情绪变化时,把“就这也承受不了?”换成“他是怎么想的,还需要哪些支持来渡过难关?”一念转换,表达出来的就不再是像玻璃渣般扎心的“怒”爱,而是中正醇厚、让孩子珍藏一生的“仁”爱。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36005
推荐日记
《骑自行车》
《2022.12.23》
《第342篇 2022.12.27 “超级妈妈”》
《阳了个阳》
《亲子日记第339天 2212.27 周二 晴》
《放手让孩子在家务的过程》
《22.12.28-159》
《棒棒糖》
《2022.12.24》
《2023年12月28号星期三,亲子日记第16天》
《不宜太劳累 2022年12月28日 第341篇》
《在路上--第337天(与病毒言和第六天)》
《第343篇 2022.12.28 先前看》
《2022.12.12周一亲子日记第1268篇》
《12月28日 星期三 晴294》
《298 12.26 晴》
《第339篇~《雨过天晴》》
《饺子》
《2822.12.21周三亲子日记第1277篇》
《茹宝中招了~190》
《为闺女点赞(334)》
《亲子日记第63天学会沟通》
《都好好的》
《2022.12.25(103)做糖罐头》
《随手记》
《亲子日记 第622篇 《疫情的传播之快》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天气:晴》
《2022.12.28不稳定+恢复正常的自己166》
《2022.12.28学以致用,重在行动》
《捡柴火(第393篇)》
《5022.12.24(102)做披萨》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