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元旦的来历
杜钰萱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 “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 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 “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838585
推荐日记
《辞旧迎新22.12.31第927篇》
《共度佳节满堂欢》
《元旦畅想》
《日记》
《亲子日记第321篇——2023年第一天》
《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2023》
《不独立的妈妈》
《新年愿望》
《随记》
《元旦》
《新年第一天》
《12.31【231】五战2阳》
《2023年》
《2023.1.1周日晴亲子日记第1288篇》
《元旦》
《2023.1.1 星期天 晴(328)》
《给老师的一封信》
《元旦》
《12.28【228】周三 蓝色战衣的守护》
《涂颜色的槿汐宝宝》
《元旦》
《你好,2023》
《寒假》
《辞旧迎新》
《新年新气象》
《2022.12.29亲子日记456篇 周四 《坚持》》
《2022再见》
《元旦》
《新年愿望》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