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 星期三
亲子日记第776篇
随着孩子的渐渐的长大,越来越多地需要亲子间情感的交流,而我们一般不重视这些东西。所以,改变亲子间的沟通方式,现实要求家长高度的重视。
首先,要承认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别是永恒的话题,家长要承认自己和孩子有很多看法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其次,要尽量互相体谅和认可,亲子间要互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设身处地考虑问题,互相理解。
彼此要通过坦诚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亲子之间的差别能够碰撞并融合在一起。
交流,是亲子之间关系融洽的一剂沟通良药,它是消减家长与孩子间隔阂的润滑剂。但是,因为双方都没有办法真正把握住它,因此,在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尴尬的时候。造成这样的结果,真的只是因为孩子做得还是不够好,家长不够疼爱孩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身为人父人母及孩子都难以放下“家长的架子”来进行真诚的交流。也就不愿意把彼此的内心世界敞开来沟通了,或者是父母与孩子都只是形式上的问候和物质上的满足,又怎能说得上是有效的沟通呢?
中国的家长一般习惯于言语上的交流、事务上的交流,不太习惯传递情感这是中国人含蓄的文化观念影响的。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如果能给他一种支持,给他一定的情感上的安慰,远比讲大道理更有效。
孩子需要尊重,但在大人面前,要是他们得不到平等对话的机会,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管束,有意见不敢提,有话不能说的话,久而久之他自己的想法也就不敢也不愿意与父母交流。这样父母当然也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与之相反,家长倘若能与孩子平等、真诚地交流的话,相信,结果肯定会大相径庭。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家长都自认为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有时父母宁愿花时间去和别人诉苦,诉说孩子怎么不听话,也不愿意与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就算跟孩子谈话也总是以一种家长式居高临下的教训口气,或以哄人的、引诱的口气来赢得孩子的合作,但是,这时的孩子就算是暂时的顺从也不是发自内心的。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孩子,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需要你平等、真诚地和孩子交流和沟通,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做一个有心的父母、合格的父母,就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点点滴滴,了解孩子的每个时期的思想变化,更多的是要得到孩子对你的绝对信任。
成长期的孩子,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变化,作为父母,要想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就必须同孩子交朋友,平等地交流,真诚地进行沟通。只有这样,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亲密感才会不断得到增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才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三六班王子欣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