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晚上七点半,苏颖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妙招,专治春节假期孩子沉迷手机网络的,真的是解决了家长的担忧。让我们感觉受益匪浅!
社会发展到现在,手机网络已经是普遍存在的工具,手机网络并不是洪水猛兽,他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当然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看我们如何运用!运用好了,他就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益处,运用不当,他就会让孩子沉迷于游戏,既荒废了学业,也得不到成长!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玩手机,远离手机游戏,希望自己的孩子专心学业,可是希望跟希望,事实归事实!其实许多学习很好的孩子也在玩游戏!这关键看孩子对游戏的认知与控制!凡是学习好自律的孩子都能控制好玩游戏的时间与学习的时间,凡是学习不好沉迷于游戏的孩子,总是不能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时间!至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不出来?因为游戏钟带给孩子的成就感价值感,当游戏失败,电脑从来不指责,批评孩子,打骂孩子,而且无论你玩多少遍才能过关,永远得到的都是掌声鲜花礼炮!这种感觉让孩子上瘾!反观我们父母的做法,当孩子考试不好的时候,作业写错的时候,得到都是批评与指责,让孩子渐渐失去了学习与努力的兴趣!如果父母凡事都找找自身的原因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孩子沉迷于其中,只想着去改变孩子,事情往往会向好处发展的!
苏老师通过许多案例与讲故事教给我们3点,怎么让孩子不沉迷手机?
一是放下我们的手机,以身作则!
我们这家长的,如果天天捧着手机玩儿,让孩子去专心于学习,你觉得这可能吗?家长只有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回家也不玩游戏,孩子看到父母天天读书学习,那么自己也会去专心学习了!
二是家长要成为孩子的盟友,先跟后带。
这一点上苏老师做的非常好,他的做法值得我们作为榜样。他每天陪孩子玩半个小时的游戏,在这半个小时里两个人都很专心,他会很认真的赞美鼓励孩子。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孩子自己也就只玩半个小时游戏了!让孩子没有任何不舒服,就心甘情愿被从游戏中带领出来了。这也就是先跟后带!
在这一点上,苏老师还讲了什么叫做延迟满足,大人如果想立竿见影立即改变孩子,那么我觉得这是大人的问题。大人应该首先学会延迟满足,因为任何事情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沉迷游戏也不是一天就沉迷里面的!大人和孩子都学会延迟满足才能有真正的改变!
其次大人要有计划性,首先要有育儿的计划,有育儿的智慧!
三是,改变父母的态度,由批评指的变为鼓励与赞美!
这一点与父母闺中的第1条非常相似:从此刻起,我要多鼓励赞美我的孩子,而不是批评指责埋怨孩子,因为我知道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带给孩子自信和力量,而批评指责埋怨,只不过是在发泄我的情绪,伤害孩子的心灵!
在这个世间只有鼓励和赞美,才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改变自己,在情绪上态度上给予孩子的肯定和支持!
要想别人改,需要自己变!要想孩子好,父母先变好!父母优秀了,孩子自然会把父母作为榜样!做好孩子的第1任老师与终身老师!家长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因为孩子是站在家长的肩膀上看世界!
今天我的女儿依然那么好,积极去上课,吃饭不挑食!知道心疼妈妈,让妈妈多吃一点好的!建议我好好治病!每天都被女儿温暖着,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