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日阴天 483
听苏颖老师的直播课,教育的故事令人耳目一新。
老师讲到了以下四点:延迟满足;先跟后带,成为同盟军,再带出来;关系重于教育;要有足够的耐心。蘑菇的故事,成为蘑菇。
不仅小孩需要延迟满足,我们父母也应该延迟满足。不能功利心太强的看待孩子的当下,要着眼孩子的未来。
先跟后带,成为同盟军,是苏老师用自己和孩子的故事,在孩子身上进行的实验,获得的真实结果。孩子喜欢玩手机,好先陪着孩子一块玩,在一边给孩子喝彩、鼓励、讨论成为同盟军,娘俩互相讨论游戏中的情节,玩的不亦乐乎。然后苏老师用了一招,告诉孩子最近工作忙,没法陪他玩了。孩子自己继续玩,但是少了妈妈这个陪玩的,喝彩的,感觉到没有意思了。孩子继续邀请妈妈玩,我没时间了,孩子没兴趣了。苏老师的赞美鼓励是变着花样的,而网络游戏中是虚拟的,是程式、模板化的。这样苏老师就把孩子从虚拟世界的游戏中带出来了,自觉自愿的不玩游戏了。因为游戏中给孩子的价值感,成就感和自信比不上妈妈给的。孩子被妈妈看见、肯定、赞美,祝贺、祝福,佩服他,让孩子更有归属感,价值感,成就感。
这一点有点像张寒军老师写的那个增进亲子关系的登门槛效应:1、先投其所好(成为同盟,一伙的)2、愿闻其详(让孩子将内心的感受,需求尽情表达出来)。3、求其帮忙(关系好了以后,自己示弱,让孩子帮忙干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孩子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孩子有了成就感,渐渐的亲子关系就好起来了 。
成为蘑菇:自己先做表率,回家放下手机,从我做起。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有价值,有成就感。赞美认可,鼓励、推动,就能干过冰冷的机器(手机)。这场人机大战中,人胜出!怎样成为蘑菇呢?有一个故事:
蘑菇的故事:有一个国王,得了一种病:说自己是蘑菇,经常打着伞蹲在一个角落什么也不干,他说蘑菇是不能动的,每天就蹲在那里不吃不喝,急坏了家人、大臣们。这样下去还不得饿死呀。所有的御医都不能治好国王的病!只好全国悬赏征集能治好国王这个病的人。有一个非常智慧的医生,他来应聘。他端详了一下国王。然后他也打一把伞蹲在这个蘑菇的旁边。不久,这个国王就问他,你也是蘑菇吗?这个医生说是的,我也是蘑菇,然后他们俩就这样子在墙角蹲着。医生一直在不断的观察国王。过了很久,医生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国王就问他:"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走来走去?"医生回答说:"蘑菇当然也可以散步啦!"国王觉得有道理,就也学他的样,站起来走走,又过了不久医生开始吃香喷喷的饭菜,国王又问:"咦,你不是蘑菇么,怎么可以吃东西?"医生理直气壮地回答:"蘑菇当然也能吃东西呀!"国王觉得很对,于是便开始吃东西。几个星期以后,国王恢复了正常生活,虽然,他还觉得自己是一只蘑菇。
父母先成为蘑菇,做出表率,以身示范!身教重于言传!这样把孩子就带出来了。
(凡当我们与身边的人发生分歧,循循善诱就显得很重要。
只有顺着对方的思维脉络,巧妙地穿插自己的想法,温婉而不露痕迹地晓之以理,才能让别人欣然接受你的意见,
从而改变他原先的想法和行为。
这个故事讲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同频才能共振,当你能探索到,对方的内心真正的需求的时候,我们所说的一切他都能理解,接纳才有沟通,沟通才有合作,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
苏老师还给讲了一个《永不放弃》的那个死亡爬行。启示: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你只管做,你可以!为孩子加油、鼓励、助威、成长自己,当好孩子的陪练,导师。无论何时不放弃自己的孩子,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相信就会看到!
孩子的起跑线是父母,是父母的肩膀。不要让自己成了孩子成长的天花板。父母先专注于自己的成长。我们一定能行,不言放弃,因为没有任何孩子心甘情愿想当渣子。
感恩苏老师的接地气的分享!这些案例让教育变得通俗易懂,容易实践!感觉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