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23.1.22 周日 晴
癸卯兔年的第一天,从一场电影开始。
惦记了很久的《深海》,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上映了。不大的放映厅里,几乎座无虚席,虽然是动画片,但也只看到了两个小孩子。
没想到片头开始就击中我心,舒曼的《梦幻曲》直接灌进耳朵,经过改编之后,依然只几个音符就能听出来,惊的我头皮发麻。这曲子从最初听到现在差不多有小二十年了,在专业领域中此曲并不陌生。难得自己作为芸芸众生中的沧海一粟,听的音乐也相对够小众,正片还没开演,只凭一曲,共鸣已经直达内心深处,如梦似幻。
电影中的小女孩参宿一出场,再次震惊我的眼球,因为她的形象简直太像我的发小,距离感一下拉近,仿佛回到了我们十来岁的时候。或许电影本身就是要告诉我们,参宿本来就是你我。前半部分节奏很慢,难得一段欢快时光,是参宿在深海号上面“打工”,伙伴们真诚相待,背景乐居然是GALA的《北戴河之歌》,简直不要太搭。到后来斑斓的色彩,完美的特效,无可挑剔的画面……满脑子都充斥着大提琴低沉致郁的音色,这也给整个电影定好了基调。自己本身非常非常喜欢大提琴曲,此时此刻,情节还没推进到高潮,只参宿跟南河说着找妈妈,加上大提琴低沉萧瑟的衬托,眼泪已经憋不住了,这对每一个当了妈妈的人来说都是一记暴击。
后面南河给参宿鼓励,还有深海号上面其他伙伴同心协力帮助她寻找深海之眼,那里或许有答案,或许妈妈也在那里……画面给到的视觉震撼、提琴的声音,情节的开展,南河的落寞,参宿孤独的内心,故事讲的太好,眼泪再也止不住,几张纸巾不够用了。漾仔隔着扶手靠在我胳膊上,我下意识的拉着他的手,两个人一起哭的稀里哗啦,不大的厅里时不时听到抽泣声,原来大家心里都住着一个参宿吗?此刻情绪的共鸣已经超越了对画面的兴趣。
“天亮了,不必害怕,努力生活。”
“不能逃,打跑他。”
“我有魔法的!”
“希望你今后每一次笑都是真心的。”
南河代表着希望和光明,他引领参宿,也引领着我们拖着被现实和妄想割的遍体鳞伤的身体,试图冲破内心枷锁和桎梏。为什么是试图呢?因为不知道最后究竟能不能成功……不是每一次负面情绪来袭,都能完美化解。
电影里面的红色漩涡,仿佛要把人的全部精气神一股脑吸进去。而丧气鬼会在人们不高兴,情绪低落的时候从各种匪夷所思的地方出现,席卷我们的呼吸,行动,肢体,最终溺毙窒息在这其中。开始我以为只是负面情绪爆棚,没想到最后引出的是“抑郁”这个魔鬼一样的话题。
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行一步路,恐怕被人耻笑了去。林黛玉初进贾府的小心翼翼,呼应了最后郁郁而终的结果。现实中的我们,没有黛玉的才气,却不同程度的有她的情绪病。跟参宿一样,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她就像我们的孩子,同时,她还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情绪,只能依靠自己排解,或溺毙或重生,而孩子还有无限可能,不可能放任自流。
当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时候,当觉得对一切都失去兴趣的时候,当觉得什么都没意义的时候……抑郁情绪已经悄然侵蚀了我们的生活。这个深渊一旦深陷,再走出来,必然伤筋动骨。当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如果已经在深渊谷底,那么千万不要放弃最后的希望和光明。一直这样告诫漾仔,以求在他脑子里行成条件反射,我们永远不会放弃他,哪怕真的有一天泥足深陷,也要把他拉出情绪深渊。
说到底,能解救自己的这把无形钥匙始终是攥在自己手里的,其他人无论如何都到达不了最后一步,所以请你千万不要放弃自己。
南河参宿都是星星,画面中有个猎户座的镜头,隐喻参宿。最后的最后是她躺在病床上,耳边是仪器发出的越来越急促的滴滴声,我没有看懂,不知道最终她是被治愈了,还是回到天上变成星星。我知道,现实远比电影更残酷,孩子的敏感与孤僻值得我们加倍重视,除了同他并肩作战,也要告诉他,无论如何,请再坚持一下。南河就是希望,孤独的人代表黑夜最后的坚守,没有人比他们更渴望温暖。恰好你需要,恰好我有,所以,同他们并肩作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