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二,原来今天都回娘家,只不过今年的初二正好轮到我值班,所以本来中午回去,就提早跟爸妈说好晚上再回去吧,好在离着近,让孙同学准备好东西,等我下班接着我就直接过去,也跟爸妈说好不用急着做饭也不用准备多菜,把菜顺好等我回去翻两下就是了。正好孩子们也有理由在老家多耍一天了。
今年孙同学又赶上除夕值班,我和孩子在三十上午把楼上的对联贴好后,等着孙同学中午空跑了一趟送我们回老家。每年回老家的日子真是掰着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老婆婆和婆婆过生日、中秋节、公公生日,再就是过年这两天了。老婆婆生日和婆婆生日是同一天,而中秋节、公公生日和国庆假期也经常撵一块去了。而且这些多半都不在老家住下,只有过年会住一两个晚上。其实也不远,十来里的路,孩子也很喜欢在老家,我和公婆的关系也很好。每每都是觉得忙了,理由也是各种各样的。孩子写完作业别的时间都让兴趣班占去了,有时候我们有空回去公婆却是要外出干活,回去一趟净给他们添活儿了。但每每带着孩子回去,看到孩子们在门前跑来跑去,老婆婆挪着椅子过去坐在门口看着他们耍闹,吆喝着不准他们这样不准他们那样,心里也是很有感触。九十多岁的人了,说是身子板硬朗,那弯成九十度的腰,推着带轮的小椅子一步一步挪到门口,无非就是想多看看这俩孩子,孩子回来不在跟前不放心,即便做不了什么,只要在她的视线之内她就踏实。有时候带回去她就撵,怕老家太冷了冻着孩子,但临回了她又念叨回来一趟也捞不着多住一晚,用她的话说时间久了不见就想。
孙同学值班需要在单位吃了晚饭才能回来。俩娃吃了饭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门口,邻居家的双胞胎听到动静也跑了出来。每年春节和中秋节孩子们就盼着放烟花。今年更是,因为爷爷背着我们买了好几百块钱的烟花,从下午嘉阳就等不及了,把包装拆了在那儿数,怕他靠不住我给姐弟俩下了禁令。除了小金鱼(那种一摔就响跟小石子一样的爆杖),但凡需要点火的都得等着爸爸回来再放。这好歹熬到孙同学到家,俩人转回去抓起盛烟花的袋子就跑出来。这些年四环之内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也有些人不管照放不误,但终归是个别,不像在老家,家家户户那真是掐着点12点一过就听到噼里啪啦一阵,除夕吃过晚饭跑到门口也能看到四面八方的烟花,一晚上鞭炮声,礼花响就没断过。但我们家一般就弄点哄孩子的杀伤力小的烟花,主要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那种叫滴滴金的烟花,只不过现在的外表更花哨了,价格更贵了。再就是那种旋转小陀螺,大都是些只有火花不做响的小烟花。但今年这俩的胆儿着实是大了些。先是初一嘉阳从哪儿弄来一根窜天猴,装了他从楼上捎回来的高筒立住,学大人的样子点了发射出去,被我训斥了一顿。过了没多会儿雯泽又从别家门口捡了一个放鞭落下的爆杖,点着放了。刚好我在南屋做饭,听着响声把我好吓。接着饭不做了把这俩喊屋里教育一番。之子莫若母,至少在我说他们之前我知道他们心里当时有多得意。被我说中想法俩人掩盖不住的小表情,我决定把事情往严重了说说,让他们意识到这种无知无畏有多么可怕。把我小时候听到的那些可怕的故事一个个跟他们讲,最后再次说到不在大人的监督下,任何烟花不可以燃放。否则我就把他们燃放烟花的视频发给老师“欣赏欣赏”。有些事就怕他们尝试过了觉得不过如此。因为我还得值班怕他们管不住自己,始终是不放心,最终把点火的烟花要出来藏起来了。
今天再在老家玩一天,回来又慢慢拉回平时的样子了。这两天来来往往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真好,就累那两年,两孩子拉扯起来上学了也就不用操心了”,其实操心还是要操心的,为人父母,哪有不操心的,可即便这样也是好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