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时候,过年是孩子们最期盼的盛宴。
妈妈在厨房里忙着美食,爸爸张罗着贴春联。
年夜饭开始后,父母一个劲儿地把鸡鸭鱼肉往我们碗里夹,看我们狼吞虎咽地吃着,他们心满意足地笑着。
饭后,和爸妈一起,围着电视机,全家一起守岁。
当12点的钟声敲响时,爸爸就带着大家放烟火,妈妈则下水饺,全家吃完水饺,妈妈拿出准备好的新衣服,连带着压岁钱的红包,一起放在了我们的床头。
那时的过年,好不热闹!

转眼间,我们就从不谙世事的孩童,成了一个家的顶梁柱。
上有老下有小,这才深刻体会到,父母曾经的养育之恩,每逢过年,心头总萦绕着一份孝的责任,惦记着家里的父母。
在父母催促回家的电话中,赶紧把工作收尾,再给父母戴上礼物,准备好给老人孩子的红包
,带上爱人孩子,马不停蹄,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过年,就像岁月吹响的号角,召唤着离家的孩子,回到故乡,回到父母的身旁。
父母健在,喊一声“爸妈”有人应答,我们还能陪他们聊家常,散散步,就是中年人最大的心安。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有句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下归途。
人到中年,岁月斑驳,高堂迟暮,更要珍惜父母在身边的日子,过年了,陪父母好好过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