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成功,是在这3件事上不管孩子
蒙台梭利曾经说过一句话: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然而,生活中父母却总以爱之名忍不住“关心”孩子。
3岁的孩子正在专心的搭积木,奶奶凑过去问:“宝贝,你在搭什么呢?”
“这块积木放在这里,比较好看。”
尽管奶奶很热情,孩子却不愿意,皱着眉头大叫:“不要,我不要!”
过了一会儿,孩子玩的正尽兴,妈妈又过来问“宝宝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尿尿”……
你以为的“关心”,其实正在打扰孩子。
多少孩子,都是在满腔热血的探索世界时,被家长一把拉住,牢牢地困在怀里,任由探索欲好奇心,在家长密不透风的关心和爱护中,被一点点磨灭。
好的教育不该是这样,而:
教育就应该像放风筝,孩子是风筝,父母是放风筝的人,父母收放自由,孩子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教育是一个非常艺术的事情,多一分,就成了控制;少一分,就成了放纵,都会造成截然不同的后果。做父母,是一生要学习的事情。要想养出优秀的孩子,父母要学会“三个放手,一个抓紧”。
放手让孩子独立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他自己做。
抖音上就有不少小朋友,3岁4岁,就已经可以独自准备一顿饭了。挑菜、买菜、洗菜、炒菜,一套流程要下来,也做的有模有样的。
孩子还会自己洗衣服。
自己打扫……
由于爸爸妈妈的各种“懒”,小朋友获得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
学习上,改掉了粗枝大叶、丢三拉四的毛病,遇到困难,能独立思考钻研,主动寻求解决办法;生活上,独立性强,样样能自理。
放手让孩子独立,把操心、关注默默地放在心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练出一双坚强的翅膀,打一个好的基础。
放手让孩子选择
这大概是对孩子最容易忽视的教育。
有个妈妈就做的很好,每次关于女儿的事,都会问一问孩子的意见。
吃饭的时候,妈妈会问她要筷子还是勺子?勺子要蓝色还是粉色?小碗要蓝色还是粉色?吃多少馒头?喝多少粥?
每件小事,都会问她的意见,她自己选择后,就不能反悔。菜必须吃光,粥也要喝干净,不能有剩饭。
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子,不仅可以自己吃饭,而且还可以吃干净,掉在桌子上的饭粒她还会捡起来吃掉,真是又懂事又萌。
这样从小就让她自己做决定,长大了她才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她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起更大的责任。就像心理学家武志红说的,让孩子不断地自己选择,孩子才会真正的长大。
放手让孩子试错
早餐时间,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上楼梯的时候打泼了一杯豆浆。
随后爸爸带着他去服务员那里,让小孩子鞠躬道歉,然后从服务员那里要了拖布,让孩子把楼梯拖干净。
中间服务员说不用管让她来就好,这个爸爸都没有同意。
拖完了后事情也并没有到此结束,随后这个爸爸告诉孩子为什么会打翻豆浆,告诉他应该拿稳一点怎么拿,小男孩捧着这杯豆浆来回上下好几次,没有再打翻。
带孩子道歉是让孩子知道犯了错要有认错的态度,让孩子打扫是让孩子知道犯错后要尽力弥补,最后是让孩子知道犯错以后要总结教训让以后不犯同样的错。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要放手让孩子去犯错,在试错中,孩子才能得到成长。”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都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但孩子的成长是螺旋式的,要自己不断去试错,才能慢慢前进。
抓紧给孩子立规矩
古人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放在孩子身上,更多地就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在家里,规矩就是晚上九点之前要睡觉,不能玩到太晚。
在外面,规矩就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能影响到别人。
就是不小心踩到别人的脚要说对不起,犯了错误要改正。
孩子心里有这些规矩,才能行事有尺,心中有爱。
父母的言传身教
力量远超想像
都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言传身教”。父母的语言,真的会给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
知乎上有个提问说,#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到你的教育方式?#
女儿抢妈妈的手机玩被妈妈拒绝,哭着去找奶奶告状。奶奶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妈妈拒绝你肯定是有道理,你要不要回去好好跟妈妈聊聊。
女儿有一阵子眼睛疼,想看电视被爸爸拒绝,大哭起来,爸爸怎么说都还在哭。后来爸爸紧紧抱着她说,宝贝,今天无论如何不能看电视,但是爸爸可以等你哭好了再跟你好好解释。
她刚上一年级。妈妈来接她放学,她趴在窗沿上,偷偷给妈妈指,你看讲台上那是我们班长,好威风哦。
妈妈笑眯眯看着,这不是考你们班第一的那个孩子嘛,我姑娘眼光不错。
后来做作业背课文,她哭闹想偷懒。妈妈也不恼:我听说你们班班长学习从来不怕辛苦,人家真的好优秀呀。
这句话对于她简直是鸡血。学习的劲儿比谁都大,一堆奖状捧回家,甚至还当上了副班长。
后来这段暗恋夭折了。那天她失魂落魄,回到家就开始哭:我哪里比不上那个女生嘛!
妈妈把她搂在怀里:我女儿最优秀了,成绩又好,又是副班长,跳舞也好看。
那为什么班长喜欢她不喜欢我?
妈妈捧着她的脸,大家都很喜欢你,但是那个女生虽然不是最优秀,她也是可以被人喜欢的。
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被喜欢哦。
“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被喜欢”这句话她一直记到现在。
图片
父母说出来的话,对孩子来说影响有可能是一生的,他们会记得一辈子。
育儿是一场修行,养的是孩子,修的是自己。
好的家庭教育,一定不是刀子嘴、打击教育,而是给孩子温暖的鼓励,积极正向的引导,这是他们面对这个未知世界永远保持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