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日记第1145篇——吃学习的苦,享受智慧的乐趣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今天的别俗又上了刘姐的公众号《谁不想玩玩呢》,期中考试的疾风刚过,月考的暴雨未至,在这疾风暴雨的间隙里,许多孩子都觉得人困马乏,偷空就想歇歇,想玩玩,来个自我奖励。
大脑是很神奇的,一旦如此想,它立即觉得确实累,实在乏,太需要歇歇。
连那学习已经基本在状态的孩子,也写完作业之后,偷着画画,翻来覆去,画那艘大船。让他多做点数理化的题目,他说还有政治没背过。
有一边画画,一边背政治的?
我狠狠心说,政治是你的强项,你背诵起来不困难,自己另外找时间背吧,咱们现在,先做五道物理题。
到底是学习基本在状态的孩子,虽然心里不大情愿,嘴里咕哝着,还是翻开妈妈买的题,安安静静做起来。
令我诧异的是,居然用的时间不很长,还都对了。
其中有个题不简单,我问孩子思路。
孩子支支吾吾说,这这这道题是猜上的。
果然,孩子若是跟你耍心眼,拴上狼狗也看不住呀!
也罢,都对,总不能都是猜上的吧。
我让孩子说另外几题的思路,孩子说得头头是道。说完了,还不忘说,其余的题都简单呀。
我深呼吸了几下说:“孩子,会了就觉得简单呀。没听人说吗,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你跟两周以前比,是不是觉得许多物理题,一下子简单多了?难得你是个实诚孩子,来咱们共同探讨这道‘蒙题’。”
孩子不好意思地笑笑。
怪不得孩子要猜、要蒙,这道题也太变态了,难不成出题的人有毛病?!
“一个灯泡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只知道定值电阻阻值是10欧姆,电源电压是8伏特,让我们判断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不是2.4瓦特。”
求电功率,首先想到电功率公式P=UI,U是电压,I是电流。电压有了,这电流如何求呢?灯泡的电阻又不知道,也没法求,怎么看怎么缺个条件。
看呀,分析呀,找路子呀,此路不通,另寻它路呀——把祖先一路走来,求生存,谋发展的过程,在头脑里走了一遍又一遍。
终于曙光乍现,急忙跟孩子们分享:原来还有个伏安特性曲线图啊,找到纵轴0.3安培这个地方,这真是个神奇、友好、美丽的地方!这个地方对应的定值电阻的电压为3伏特,灯泡的电压为5伏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不就等于8伏特?!
怎么找这个神奇的点呢?
小于这个电流的,它们的电压之和小于8伏特;大于这个电流的,电压之和又大于8伏特!两边挤呀挤呀,不就挤到0.3安培这个地方来了?
“妙呀,妙呀!原来如此简单,原来不是出题的有毛病。原来是我们浅薄了!”
我们这连声感叹,引来了好几个孩子。我赶紧再分享:做一道题有一道题的收获。这个题如果第一次遇到,十有八九做不出来,做过之后呢,再遇到类似的,真是手到擒来,小菜一碟。这还不是熟能生巧那么简单,这简直是开辟了一个新思路,就像魏格纳成天盯着地图,忽然发现亚洲东边的凹凸,正是美洲西边的凸凹,若是拽过来,几乎严丝合缝!欧洲西部跟北美洲东部,非洲西北跟南美洲东部,我的天,竟然如此吻合!——终于提出“大陆漂移说”;又像达尔文随船考察五年,走过了万水千山,见过了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忽然有了进化论的思想;也像牛顿,根据看得见,摸得着的一切,想象出看不见、摸不着的牛顿定律,建立起经典物理学的大厦。
求仁得仁,求知得知的惊喜滋润着孩子,孩子们急于分享这“乍看太难,原来如此简单”的喜悦。这个说,我要跟谁谁谁说说。那个说我要让谁谁谁看看。又一个说,我要考考谁谁谁。我说,我要放到文章里,让家长们看看:《物理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第91页,第五题。
成年人还想玩玩呢,何况个孩子?从这“想玩玩”里,偷出时间,做了几道题,还体验了“乍看难,后来甜”的美妙历程,忍不住与各位分享。
我想说的是吃学习的苦,享受知识智慧的乐趣。我一直在追求的路上。
助力生命成长,让爱传出去!
亲子共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