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曹冲称象》,故事讲述了三国时,魏王曹操很喜欢自己聪明过人的小儿子曹冲,常常把它带在身边。一天,魏国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大象。这家伙可真高大啊,比两个人还高呢!粗壮的腿每往前迈一步,大地似乎都会跟着震一震。小曹冲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庞然大物,好奇的问:“爹爹,大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这可把一大帮人难住了,连送象的人也不知道呢!曹操把眼一瞪,让旁边的文武官员赶紧想办法。一群官员把头都快抓破了,也没想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有的说找秤来称,可哪里有这么大的秤呢?有的说把大象卸成一块一块的称,那大象不就死了吗?曹操见自己的手下都束手无策,脸色难看极了。这时,小曹冲站了出来,说:“让我试试吧。”他先把大象牵到一艘船上,船立刻就成了下去,他就在齐水面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再把大象牵出来,把大石头一块一块的搬上船,一直到船沉到记号的位置。
大家都奇怪地看着这个小孩,不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小曹冲认真地指挥着士兵,把船上的石头又搬下来,一块儿一块儿的称出重量,最后把几百块石头的重量加在一起,不多也不少,整整六吨重,原来小曹冲是利用浮力的原理,巧妙地将大象的重量称了出来呀!在场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曹冲虽年纪小却有大智慧。
这个故事中曹冲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是因为他平时细心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希望以后女儿能够也善于动脑筋,遇到问题其积极的思考,找出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