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打开了电影《流浪猫鲍勃》,这是一部2018年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慕名已久,是一部真实而引人深思的作品。故事发生在英国大街上,具体情急不在这里过多赘述,不知为何,系统将它定义为喜剧,但实际观看过程中,仍几次红了眼眶。
影片中展现的人性之真实令人唏嘘,但在世间之恶之余展现的微小温暖又让人无限留恋回味。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最清晰的社会法则展露无遗,被社会压至无处可逃的绝望又真实到残酷。
詹姆斯·鲍文是一位在戒毒过程中的瘾君子,海洛因对人性情的影响是可怕的,影片中一位同伴巴兹,二人相识,同处于海洛因的控制之下,可以看到,当他们毒瘾发作或情绪不稳之际,表现出的那种异于常人的脆弱和不顾一切。巴兹的死亡让詹姆斯更加坚定了戒毒的决心,从他十四岁之后,再没有清醒的面对过这个世界,而流浪猫鲍勃的出现让他第一次被人称作先生,第一次处于与正常人同等的地位,甚至最后,鲍勃成为了詹姆斯的精神寄托。
作为瘾君子,詹姆斯不偷不抢,从头至尾都没有越过法律的底线,他的这种对道德准则的坚持也是他能经受最后一周考验的原因之一。他善良、有爱心,寄希望于人性的美好,哪怕所获钱财所剩无几,也先为鲍勃采购食材。在考文特公园卖艺过程中,路人对狗主人恶意侮辱行为的仗义相助;在街上叫卖《大志杂志》过程,追寻鲍勃路上街边陌生人随手截停大狗的行为,都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但在其中,我们也能看到,无意惹事却被禁卖艺六个月时鲍文的不满,被富人肆意开价想买走鲍勃的愤怒,被同行刻意陷害最终失去叫卖杂志资格为了生计非法上街重新卖艺的无可奈何。
着其中的种种酸楚时身处温饱的人们所无法想象的。每天一睁眼,身无分文,流浪街头,忍饥挨饿一天之后可能还是无法挣到一顿饭钱,在生存线上的努力挣扎,在人性边缘的无数次徘徊,这个时候,我们无法让人相信社会是美好的,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所以,对于当时的詹姆斯而言,大概没有希望的生活是最大的绝望。
瓦拉是鲍文戒毒的主治医生,她的坚持才让鲍文有了容身之所,当他来到住处发现有热水供应时候的那种欣喜让人心酸,夜晚鲍文对能在浴缸中洗澡,能在被子中睡觉的小心翼翼的满足,让人不能不对他产生怜惜的心态。
当鲍勃闯入鲍文的住所,他大概对这位陌生来客产生了强烈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对鲍勃的收留使他结识了邻居女孩贝拉。因为贝拉对瘾君子的厌恶,使鲍文在想接触贝拉的同时又千方百计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虽然最后贝拉在药店得知了鲍文的瘾君子身份,但在之后仍不遗余力的帮助鲍文摆脱海洛因的控制。
当鲍文最终走出住所,拥抱阳光之后,迎来的是贝拉的离开。最终当书籍出版成名之后,鲍文在书店中,在众朋友的陪伴之下,走向了与之前完全不同的另一段清醒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