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记第1197篇
2023年02月04星期六晴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到 52 岁时才有儿子。为了把儿子小宝培养成有用的人才,他非常注意教育方法。郑板桥被派到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在家里,让妻子及
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担心儿子被娇惯变坏,便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
当听说在家的小宝常常对小伙伴儿夸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欺侮佣人家的孩子后,郑板桥立即写信给郑墨,告诉他教育小宝要“爱之必以其道”,“要明理
作个好人”。
在信中,郑板桥说:“我 52 岁才有个儿子,哪有不终爱他的道理?但是爱孩子一定得有方法,即使是孩子们在一块游戏玩耍,也必须使他时刻记着对人应该忠厚,做事要稳妥,不能急躁。
我不在家,儿子就归你管教。要紧的是必须教育他忠诚厚道,不能认为他不是你的儿子,无法像亲生儿子-样管教而暂且纵容姑息。家中仆人的子女,总也和我们一样是生活于天地间的人,应该同样爱护,不能让我的儿子欺负虐待他们。凡是给孩子们鱼肉果点等,应该平均发放,使孩子们高兴。假如让我的儿子坐着独吞好吃的,而叫仆人的子女远远地站着观望,他们的父母看见了必然会可怜自己的孩子,但又拿不出什么办法,这样做岂不叫人像割心挖肉一样难受吗?我们这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中举,中进士,做官,这些全都不重要,首先应该使他懂得道理做个好人。可以把这封信读给郭二嫂、饶三嫂听,使她们都明白如何疼爱孩子,应该是教他做人的道理而不在于娇惯他呀!”
小宝长到六岁以后,郑板桥就把小宝带在自己身边,他亲自教导儿子读书,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让他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洗碗,必须洗干净。到小宝12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天热天冷都要挑满,不能间断。
直到临终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把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他给儿子留下了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