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曾经受过伤害的人,经验往往会停留在了过去。
比如,一个从小被父母否定、忽视,数落被当出气筒的人,他会内化一个声音就是,我是不可爱,是糟糕的,随之内心也会变得特别自卑。
虽然他可能成年了,但是他依旧习惯用过去旧的经验看待自己,评价自己,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形成一种刻板的经验,“我从小就是个不被爱的人”。
带着这一信念跟人相处,那么首先就把自己放在一个不对等的位置,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就更加难建立良好的关系,尤其是在亲密关系时,会出现更多的矛盾和挣扎。
我们每个人都习惯用过去的创伤经验思考、判断、感受和行事,除非你学了心理学,或者做了心理咨询,在不断的自我成长,有了觉察,否则这一切都是在无意之中进行的,荣格icon说,潜意识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没有觉察,就没有改变,所以学习心理学icon其实是自疗愈,自我重建的工具。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从小被爱的滋养的孩子,成长中更容易接纳新的经验;而那些缺爱的孩子,成长中更倾向于拒绝新的经验。当隐藏在潜意识的情绪按钮,被触动,勾起以前的创伤,他们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结果就是,新的经验还没有到来就被他们拒之门外了,所以内在缺爱的孩子,心里弹性是非常小的,一定要学会一点点疗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