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一停步,让孩子独立走自己的路……
回想一下那些年陪伴孩子成长的瞬间:可爱的宝贝刚开始学走路,我们双手一直向前伸,想着随时接住宝贝不让他摔倒;孩子第一天进学校,我们三番五次检查书包、鞋子、校服,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孩子一天天长大,和父母的距离渐渐拉开,这本是自然规律,必然的阶段。
可我们总是忘了,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
刘墉在《创造自己》中写道:“一个成熟的人,最基本的表现是他关心自己的前途,也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不再是什么都指望父母解决,而有了独立的能力。”
这让我想起了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和女儿的一段经历。女儿小学五年级参加夏令营时,要离开家十二天。刚开始她和丈夫每天都等女儿的电话,想知道女儿过得好不好,可到了第三天,女儿说自己每天事情很多,排队等着打电话的人也很多,就不天天打电话了。后来听很多父母讲,因为放心不下,特地驱车两小时去营地看孩子。孩子没见着,倒是父母自己哭了起来。听完后刘称莲无比感慨:明明想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结果反倒是父母不肯放手让孩子独立。到了女儿初一参加7天军训时,她压根不过问女儿的情况,没接到一个电话,心里依旧坦然轻松。事实上,女儿表现非常出色,自理能力也不错。初中三年,不是独自骑自行车上学,就是坐公车回家,完全不需要父母操心。
孩子其实没大人想象那么弱,只需要远远地站在背后,给他一个机会,他才能得到锻炼,获得真正独立的能力。
父母的停驻、远距离守望,是给孩子感受一个独属于自己世界的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