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子女,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才会去教育;只有子女切身体验到父母之爱,才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然而,爱子女是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作用。韩非子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同时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这意思是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能比拟的。虽然父母都爱子女,但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子女。爱子女的动机和效果要统一父母爱孩子究竟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孩子好。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子女实施的爱,表面看是在爱,实则是害。比如,有的父母生怕孩子上学丢三落四,带不齐学习用具,每天都替孩子收拾书包、文具;孩子做完作业,对孩子的自查不放心,每天代替孩子检查。父母的动机是想让孩子安心学习,但越俎代庖,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反而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学习上有了进步,就滥发奖金给予奖励。久而久之,就会把孩子引导到单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学习的道路上去;而且物质刺激太多太滥,也就渐渐起不到刺激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