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勇气》的前两章围绕着教学心灵展开,作者从学生学科与教学真我、教学心灵、教师内心的恐惧等几方面来展开阐述,虽然这本书的书名是教学勇气,但在前两章中我几乎没怎么看到过这个词,反而在书中,作者使用较多的词汇是“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心灵”等。
那什么是教学勇气呢?我在读完前两章后,自己的理解是教学勇气就是追求完整的教学,使用真心去教学。
我在短短的教学生涯中产生过很多疑问,这些疑问让我困扰,直到我读到这本书才明白,原来,我缺少的是教学勇气。帕克教授指出,在教师致力于追求的东西当中,除了知识底蕴、专业素养、教学智慧以外,还有一项必不可少,那就是教学勇气。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生活中,勇气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足以支撑起我们并不强大的精神世界。
如果教师失去自我,成为不合理制度的一部分,可能会忘记最初坚守的东西;或者出于不满,与教学、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学勇气》则鼓励教师要在重拾“自我”,相信“自我”的力量。但是教学勇气不是简单就能拥有的,我们需要直面自我。认清自我的身份,让身份回归纯粹的师者。
教师在正确评价对待学生之前,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其次,教师要学会接纳缺憾。教师这一工作可以说充满着遗憾,因为教育教学工作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教师不能够接纳教育教学中的缺憾,教师将会对自己的教学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急躁、沮丧、失落,最后发展成不良恐惧,影响正常的教学。其实工作中有遗憾是难免的,自己有欠缺也是正常的,正视遗憾,接纳这个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勇敢地面对现实,教师才能在困境中不断进取,勇往直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才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困生,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也一定能够接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青涩与不成熟。
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带着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过程,遗憾是难免的,缺憾是存在的,但这之后会是更大的进步和成长。